周鴻祎:我覺得互聯網企業的盈利模式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廣告,以三大門戶新浪、搜狐、網易為主,因為互聯網剛開始,都是媒體,都是以廣告模式占主體,包括搜索引擎模式實際上也是廣告。所以我把它總結為廣告還是互聯網里最基礎的一個模式。包括今天的視頻網站。
第二個我覺得中國互聯網實際上是一個高度娛樂化的互聯網,所以網絡游戲為代表的網絡增值服務、也就是向用戶收費的模式也在變成主流。今天中國很多網游公司、包括騰訊的60%的收入,實際上都來自于游戲。
第三個模式,在最近這兩年,馬云一直鼓吹的,就是電子商務,也就是B2C,除了淘寶之外,應該說也是風起云涌吧。
所以我覺得整個互聯網里,產品模式可以變來變去,技術可以變來變去,但最后盈利模式基本上就是這三種。
再細分,就是自己做和與別人合作。360在廣告這塊實際上是自己在做,但是在增值服務、向用戶收費以及電子商務這塊,我都是我來做平臺,我來做入口,然后跟別人合作。
《世界經理人》:據您觀察,未來互聯網發展有哪些新趨勢?
周鴻祎:未來互聯網我認為有這么幾個變化:
首先是電子商務其實才剛剛開始。因為電子商務是與用戶的衣食住行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事情。所以我覺得特別是在中國,B2C會是主流。
第二,我覺得互聯網傳統的門戶會被視頻顛覆。一幅圖勝過千言萬語,視頻是流動的圖,所以視頻,音樂,多媒體未來會是互聯網的主要媒體內容。實際上互聯網已經顛覆了傳統的報紙和雜志了,未來我覺得還會把廣播和電視給顛覆掉。
第三,整個社交網絡還會有很多變形,當年是My Space,后來是Face book,現在微博又起來了,未來它們會永遠這樣嗎?我認為它們會不斷地變,但是無論是社交網絡還是微博,它的變化會讓每個個體在互聯網上的聲音越來越響。讓每個個體在互聯網上的選擇越來越強烈,也就是社區的變化會改變互聯網的很多行銷模式,會改變互聯網的廣告模式,會改變互聯網的信息傳遞模式。
第四,我覺得無線互聯網會成為主流。這個無線互聯網我說的是廣義,不僅僅包括手機,也包括平板電腦,包括各種移動設備,甚至包括家里的電視,這里面也會變成Andriod,或者iPhone為主體。所以我覺得,以后筆記本會被Pad取代,PC會弱化,手機會非常重要。
我認為放眼未來,互聯網五年到十年就會洗一次牌,原來的霸主可能沒有跟上潮流,所以就會被洗掉。360未來最重要的是繼續加強安全,第二是加強跟無線互聯網跨界合作。未來我的安全一定是在無線互聯網上,我的軟件商店,也一定是在無線互聯網上,360還是要在無線互聯網和有限互聯網之間建立一個橋梁,把它打通。
《世界經理人》:您認為互聯網企業的管理與傳統企業的管理在部門結構、業務重點設置等環節上有何不同?你希望未來這些企業在互聯網浪潮下的管理模式會如何改變?
周鴻祎:互聯網的管理架構一定會被沖擊,我覺得有幾點,第一點,互聯網的要求是變化快,所以要求你企業的結構能適應,它不能按照傳統工廠的方式,說我定下來,多少年不變,互聯網用戶的需求是非常個性化的,所以你的組織結構必須適應這種變化。很多人不喜歡這種變化,總是說,老板干嘛老變?但是你必須擁抱變化,如果你拒絕變化,你就會被淘汰掉。互聯網行業里是快魚吃慢魚,你的組織結構必須能靈活搭配,就地重組,打破原來傳統的矩陣式的結構,我認為這點很重要。
第二點,我覺得企業結構還是要扁平,這樣上傳下達指令會更加通暢,提高執行力,因為互聯網是以快打慢,很多時候是先開再瞄準,你如果還是經過一層一層像當年我所在的雅虎那種官僚機構,它確實保證了安全性,但喪失了靈活性。在互聯網上你最安全的是什么都不干,然而這樣你就會被淘汰掉。所以我覺得允許有些不安全,允許結構上有些混亂,允許組織上有些不完美,但要保持企業的這種執行力,快速推進的能力。
第三點,傳統企業分為產品部門、研發部門、制造部門、營銷部門,然后衍生為不同的環節。但從現在開始,產品部門和營銷部門從一開始就要從用戶體驗出發,而設計部門會變得非常重要,以產品體驗為核心來重組企業的結構,這既是互聯網企業推廣產品的需求,事實上,也影響了傳統企業的結構重心設置。
從創新和戰略角度考慮,未來的創新是自下而上,自外而內。互聯網企業的創新來自于一線員工,用戶反饋。而非過去傳統意義上企業高層和咨詢公司合作作個宏觀戰略,這類戰略經常脫離現實,難以執行。
現在企業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把員工創造力釋放出來,但同樣要容忍員工創新失敗。
很多有資金有資源的傳統企業,做互聯網總是失敗,不是實力和資金上的問題,而是管理和制度上的不適應,他們的文化觀念難以改變。管理制度的設計不符合互聯網,好比你的DNA不變,你非把一個強壯的鯊魚拖到沙漠里,希望它跟豹子打架,這個鯊魚可能就干死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