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成本策略的兩點注意
羅列出“被忽視的機會成本”供消費者考量,可以有效地影響他們最終的購買決策。然而需要記住的是,使用這一策略要謹慎注意兩點:
第一,讓消費者思考多少機會成本才合適。消費者退而求其次選擇了你的產品,也就同樣有可能會選擇更便宜的產品,你需要把握好“度”,將這樣的思考限制在合理的范圍中。我在這里舉一個反例供讀者參考。我們的研究員在完成實驗后,出門就買了3美元的白蘭地巧克力,很快狼吞虎咽了下去。我把還沒來得及問的問題拋給了他:“這塊巧克力值這些錢嗎?”他二話不說就開始了實驗中對“機會成本”的思考:3美元可以買6塊士力架,或一份《體育新聞》,或一杯更好的紅酒......或者還可以把錢存起來,積少成多,明年就可以買套更大的房子了。他說他還想起了他的衛星電視每個月要收費49美元,但他卻很少在晚上看電視,如果他每月省下49美元,就可以買好多白蘭地巧克力了......千萬要注意,這樣的思考有可能是沒有止境的,到那時候你就什么都賣不出去了。
第二,讓消費者思考他們真正重視的機會成本。一個反戰網站曾經這樣表述伊拉克戰爭給美國帶來的損失(他們估算的總額是3000億美元):“可以在一年里讓每個美國人每天吃9個蒸松蛋糕(Twinkies)”再說一遍?蒸松蛋糕?聽到這樣的描述,我只能說這場戰爭可真便宜。同樣也是呼吁和平,艾森豪威爾在1953年的演說(Chance for Peace Speech)中表示:“一架現代重型轟炸機相當于在超過30個城市中分別建設一所現代化的堅固的學校,相當于兩座可以供應6萬人使用的電力廠,相當于兩所設施完備的一流醫院,相當于50英里的混凝土公路......”后者所提及的,才是真正為人所重視的“機會成本”,它有極強的心理上的推動作用—即便它不能制止一場戰爭,推動你的銷售還是綽綽有余了。
奢侈品或者價格稍高的品牌可以從中掌握應對策略,以抵御基于機會成本的促銷攻勢—那就是盡可能地不提起或者輕描淡寫機會成本。DeBeers鉆石有過一句成功的廣告語:“明年再裝修廚房也不遲”(Redo the kitchen next year),背景圖片是兩顆碩大的鉆戒。兩顆鉆戒的機會成本被說成(應該說是誤導成)只是推遲一年來裝修廚房。這樣的說辭確實很有說服力,很多家庭都正在或曾經為裝修存錢,看了廣告之后,也許有許多人會覺得再從頭開始存錢似乎也不難(完全忘了實際并非如此)。再比如很多慈善組織經常說“省下一杯咖啡的錢,你所捐的錢就可以......”這種將機會成本說得無足輕重的方式,也非常適合小額項目的促銷。
作者簡介:
萊維·達爾(Ravi Dhar)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耶魯消費者研究中心主任。他的學術成果被《商業周刊》、《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等媒體報道和引用,并擔任《營銷學報》(Journal of Marketing),《市場研究學報》(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和《營銷科學》(Marketing Science)等學術期刊的編委。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