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人才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特殊資源,是中國發展的特需人才,吸引、鼓勵海外高新技術人才回國創業和工作,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以吸引具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海外人才回國創業成為各區域經濟發展的熱點。
近年來,留學人員創業園潛在的巨大市場需求和產業化前景引起各方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各地相繼投資建設了大量留學人員創業園,在原有以公益型科技服務機構、國家投資為主體的格局下,相繼出現了一批由企業或其他民間組織投資創辦的以盈利為目的的民營企業留學人員創業園。
前瞻產業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已建成留學人員創業園160多家,入駐孵化企業達到8000家,2萬多名留學人員在園內創業。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十二五”規劃》提出,在“十二五”期間,留學回國人員新增人數將達到50萬人以上,吸引留學人員為國服務30萬人次;將新建各級、各類留學人員創業園50個,全國總量達到200個,其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與地方人民政府共建留學人員創業園50個左右,留學人員入園企業總量達到15000家。
留學人員創業園的建立,營造了國際化的創新創業環境,整合了地方、科研院所及留學生等各種資源,搭建了扶持創業企業的融資平臺。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留學人員的拼搏努力下,涌現出一批像中星微電子、無錫尚德、搜狐、百度等留學人員創辦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各自領域內位居國際前列的高新技術企業。
據統計,目前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高科技企業中,八成是留學人員企業,總市值達300多億元美元。留學人員已經成為我國創業大潮的生力軍,為加快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留學生創業園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的快速發展為留學回國人員創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舞臺,中央和地方相繼出臺各種政策措施,吸引和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創業。
總體上看,我國留學人員回國創業政策體系正在逐步形成,涵蓋了稅收優惠、知識產權保護、無風險資金支持、風險資金支持、個人發展、家屬安置、企業登記Cye注冊、創業指導、出入境管理等多個方面;三分之一的政策優先鼓勵金融、管理、高科技產業、新興產業、電子信息、環保、能源等行業的創業。
目前,創業政策中的“非資金支持”包括家屬安置、登記注冊優惠、經營過程優惠、出入境優惠;“資金支持”包括各項補貼、稅收優惠、無風險資金支持、風險資金支持。而相關政策中涉及“政府行為”、“創業和商業技能”、“研發支持”等方面的支持、優惠政策數量則較少。
總體而言,我國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環境趨勢向好,但在實際操作中,各地在吸引留學生回來創業的思路上還是缺少特色和突破,各城市對留學人員創業的政策漸趨一致,缺乏地方特色。此外,政出多門,政策的可操作性較差也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在金融支持方面,研發階段政府投入很少、創業中政府支持力度有限、市場上風險投資機制不健全。
留學人員回國創業既要面對一般創業活動普遍存在的風險性、動態性、不可持續性等復雜難題,也要面對所有科技型創業活動不易逾越的“達爾文之海”——技術供給與商業需求間的鴻溝。在創業初期,他們還要面對盡快熟悉國內市場環境、了解國家法律法規、適應國內創業創新文化等突出問題。
前瞻產業研究院留學人員創業園研究小組認為,如何在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環境和政策體系,提高留學人員創業活動的存活率和成功率,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人才引進工作的緊迫任務。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