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眾多的投資者有錢不知道往哪里投,有著這樣的困惑:
1、投資項目有前景嗎?
2、創業團隊可靠嗎?
3、管理運營水平、業績能達標嗎?
4、短期業績考評與長遠戰略的矛盾,如何解決?
投資機構請很多年輕人到目標企業去做盡職調查,調查很久,大部分盡職報告談了很多表面現象,而未切脈準確,抓住企業戰略與運營的本質。就有了這樣那樣不盡人意的投資項目,再加上一些潛規則的遮掩,導致一些公司直到IPO成功上市才曝光。
十幾年前不被眾多投資者們看好的馬云,只有孫正義趨之若鶩:正是因為眾多投資人的短視而痛失馬云阿里巴巴這顆搖錢樹。
更是因為孫正義作為投資大師的深厚功底:年輕時苦讀各行各業專業書籍、文章,做項目深入學習、潛心研究-熟知百業,并為自己的事業發展制定了縝密、詳細的計劃-戰略規劃。
而一些“所謂的投資人”愛說:“我不懂業務,只懂投資”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這種心態能有好的項目產生嗎?
像孫正義這樣的投資大師是少數,正因為孫正義是白手起家,同時也是成功的創業人,所以相對那些缺乏創業經驗的投資者,更了解創業人,眼光更獨到,因此造就軟銀集團的投資神話。
其實,創業人找投資人也要很慎重:這里面有太多的陷阱和欺詐,正是對大筆資金的貪欲之心以及缺乏深入了解的心態,導致很多創業人花冤枉錢、走冤枉路。
創業人找投資,特別是民營企業找投資,也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
1、許多民營企業做起來,靠的是一些政府關系、特殊資源或某項技術,環境的壓力迫使企業發展“撈一票是一票,缺乏長遠戰略規劃”,拿原來的模式去找投資人,基本上是碰壁:缺乏擴張能力和想象空間;
2、多數民營企業決策是老板一言堂:決策效率高、但是決策風險也很高,客觀上需要一定的戰略咨詢;
3、職業化管理運營團隊的問題。多年親信形成的高管團隊,表面上是言聽計從,忠誠度高、執行力強,但是業務發展能力令人擔憂,運營問題就像大海里的冰山,藏在海水下面,往往被遮掩。
而空降高管往往因為環境、溝通、業績等問題生存期短:一般不超過兩年。企業管理運營缺乏職業人,因而缺乏規范。
聯想集團是中國第一個曾經進入Cye世界500強的“創業人白手起家的民營企業”。聯想創業總裁柳傳志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寶典是“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
拿著三要素去衡量,許多的民營企業還有相當的距離。
上面的問題,投資人、創業人都真正面對和解決了,則天下投融無難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