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互聯網經過十幾年的蓬勃發展,從基礎的域名主機建站服務到網絡營銷中搜索引擎的演繹變遷、即時通訊的大戰紛爭到電子商務、千團爭鳴等的繁花似錦,已然演化成了一個龐大的生態鏈系統。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成熟和規范,移動互聯網的悄然興起,我們可將這個時代稱之為“后互聯網時代”,那么對于這個時代的創業者來說,又有什么新的變化呢?以下是個人的一些觀點和總結。
草根時代已成過去式,互聯網項目馬太效應劇增,創業進入團隊化時代
我是90年代末“貓”時代開始接觸互聯網的群體,那時網絡作為時尚的代名詞在年輕一代人之間開始蔓延。曾打開了SOHU.COM的主頁,而不會移動瀏覽器的下拉條來點擊。那時的網絡生態鏈還處于門戶、主流行業網站的結構,中小站長還未興起,可供訪問的網頁有限。隨著時光的進展,各類先覺的IT從業者開始意識到其中的商機。個人站長隨后作為見證互聯網繁榮群體的文化標志開始顯現,之后便有了HAO123.COM、手機之家、華軍下載站、天籟村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個站,整個互聯網的生態鏈開始逐漸繁榮起來。有一大批草根創業者開始爆發,僅憑借一兩臺電腦,一個出租屋就能快速膨脹,穩穩賺回第一桶金。讓很多高學歷、海歸派羨慕不已。因為草根站長熟悉中國的草根用戶,熟悉底下各種潛規則的玩法。
但是隨著整體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各類的制度和規范已然逐漸完善。建個網站,域名需要備案了、百度的SEO也不是原先堆砌關鍵詞和瘋狂的外鏈可以快速推上去了、文章小說也不是隨便可以隨意盜取用來作為吸取用戶流量的手段了。例如原先很多用戶可能通過百度去搜索電影站,從而獲取電影資訊,但現在YOUKU.COM等大視頻網站的品牌已深入人心,網民不必再忍受彈窗廣告繁多而網速又很卡的小型電影站點,網民學會了選擇。這一切預示著草根創業逐步進入了尾聲。
現在的創業更多的是進入一個團隊化、公司化的運營階段。這是網民的使用習慣逐漸成熟和網絡法律的逐漸健全帶來的必然趨勢。而在團隊化、公司化創業階段最重要的是建立以下幾點基礎:
1、構建合理的股份結構,創業團隊初始的股份結構分配關乎到后期發展的生死存亡,是首要事情,初期合伙的人數在2-5人之間比較合理,同時也要能為后期的能人加入者預留激勵股份的空間;2、建立良好的初始團隊文化,初始的團隊文化和用人是后續團隊復制的基因,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初期的基因建立了,相同氣息的創業者便能融入到團隊,不良的員工自然會混不下去,自行遠離;3、培養良好的執行力,執行力是創業公司之劍,鋒利之劍才能在群雄涿鹿的環境下更好的生存下去;4、團隊的協同率,在個人站長時代更多是個人的聰明和英雄主義來解決問題,而在團隊化創業的過程中,成員和成員之間的協調率非常重要,有時往往是因為某一個環節沒有解決好,而導致整體作業的耽擱,所以也考驗著創業者的管理和溝通協調能力;5、堅持和耐心,后互聯網時代,各行各業已進入競爭的紅海,在團隊運營過程中比拼的是精細化運營,已不是靠一個IDEA就能爆發的年代。很多細節經過時光的堆磊后會形成結果的巨大差異,產品更需要時光來打磨,堅持和耐心在后互聯網時代尤為重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