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家》“未來之星俱樂部”企業拜訪活動(南京站)于10月上旬在古都南京舉行,活動先后拜訪了蘇寧電器及母嬰電商“孩子王”。活動中,“未來之星俱樂部”成員分別與蘇寧集團副董事長、蘇寧電器有限公司總裁孫為民先生及五星控股集團董事長汪建國先生進行了座談。
針對俱樂部成員提出的“蘇寧易購”和淘寶商城這兩類平臺的區別?蘇寧易購未來開放前景怎樣,如何實現2020年3000億的銷售額?電商發展的風險等問題,孫為民先生進行了解答。
以下是蘇寧電器有限公司總裁孫為民先生的部分精彩發言,以饗讀者。
電子商務精髓是把長尾商品做成大眾化的市場
孫為民:電子商務這個東西在出來的過程中,一開始大家都是想當然,說電子商務好,沒有店鋪、沒有租金,沒有那么多人員、沒有水電費,這玩意兒好。其 實,無店鋪銷售這個東西歷史和有店鋪銷售一樣的早,在沒有互聯網之前的時候也有很多很多的無店鋪銷售,剛才講的郵購銷售、電話銷售、電視購物,等等,有了 互聯網以后,確實把無店鋪銷售的東西發揮到極致了。
但其實互聯網的無店鋪銷售,它有它非常優勢的東西,但是也有它非常劣勢的東西。它的優勢有兩個:1、隨時隨地響應滿足消費者的需要,這是任何一個歷 史上有過的零售模式都沒辦法跟他相比的。2、互聯網電子商務這種模式,它能夠把任何一個企業,不管規模大、規模小,都放在一個平臺上做。比如說,我賣這個 杯子,我只有十個,他有一百個,那個人只有一個,如果說這個人做實體市場的話,這個人只有一個杯子,你說把這個杯子放在超市賣、放在百貨店賣,他只能擺到 一個地方賣。有十個杯子的人,他可能算算,一個地方擺一個太少了,那個地方擺三個、那個地方擺五個,有一百個的時候說我能做更大的市場,但在互聯網上有一 個杯子和有一百個杯子的人都做同樣的市場。所以,互聯網最大最大的優勢就是把長尾商品做成大眾化的市場,我想這是電子商務最精髓的一個東西。
電子商務互聯網實際上也有個最大的劣勢,這個劣勢是什么呢?不管什么人開店,你花了很大的投入,但基本上是不存在的,為什么不存在呢?人家沒有找到你、沒有看到你,你就不存在,為了讓你活在這個世上,你需要花大量的錢把它激活,就像在消費者市場中植入一樣。實際上,我們說開個實體店,我天天在這兒走,這是個鬧事口,走到這兒以后就看到了,但是虛擬店就沒辦法了,你就必須得天天激活它、天天激活它,要花大量的代價做。
這樣一來,大企業還能扛的住,小企業說我就賣這滅個杯子,花那么大的代價天天激活,就沒法玩兒了。所以為什么出現現在的結果?這就是 要講的平臺問題,平臺就把很多很多人的力量聚集在一起了。但即使是個平臺,最終也會淹死人的,平臺里也有浮在上面的,也有浮在下面的,總之還是沉默的大多 數,搜搜鞋帽這些東西,一看一百頁,誰能把一百頁都看完?很少,更不要說很多人沒有上這個平臺。
不管怎么說在互聯網上,小企業由于規避了激活消費者印象的投入,相應的來講,甚至他的成本就是根據成交量,而不是根據點擊量,因為要是點擊量的話,有成交沒成交我都是為了讓人激活點擊,我要花錢,現在我至少可以做到什么呢?根據實際成交量來支付平臺費用,還能夠維持一定的盈利,哪怕規模不大,至少很多成本是固定的,這就是平臺的價值,但是平臺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恰恰有的時候,平臺搞的越火,最后是平臺獲利,進入平臺的人遭殃。
開放平臺要有“市”有“場”
有人說電子商務能帶來幾千萬的就業,實際上這都是忽悠人的事兒,這里頭就講到市場經濟。一個市一個場這兩個平臺,馬云是搭個場子,但他這個場沒有市,所以他先想方設法的要造勢,他只有造了勢以后才叫場,他本身并沒有場,先造勢,造勢就是聚集人氣,有了人氣就有了場,就獲利了,大家都想往前擠,就跟百度一樣的競價排名,只不過他有他的排名方式,推廣獲利。
而蘇寧來講,我們是先有場,我蘇寧易購做的東西,實際上產品各方面可能都不太豐富,但因為畢竟我是個成名的企業,我只要一做大家至少知道,我也信 任,哪怕你的產品、用戶體驗各方面還不能夠達到讓我滿意,但也是個場子了,所以我們是先有場再做市,他是先做市再成場,這兩個之間,聚合實力也好、整合實 力也好就是這樣,但最后都會有一些共性的東西,市場市場,又要有市又要有場,要有人氣,品類要足夠大,這兩個是互為因果的關系。
電商是個燒錢的活
對于今后的發展來講,實際上大家都看到互聯網前臺的東西,但真正電子商務的發展,歸根到底還是后臺,這個后臺的核心還是現代物流體系的建設。所以, 目前電子商務的發展,我認為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存在很多的資源浪費。比如說,現在的物流設施,因為我那次接待郵政管理總局,他們看了我們的物流,說你們是這 個行業做的最好的,我自己知道這跟我理想中還差的很遠,別的第三家、第四家,大多數做的還是不盡如人意的。但是,這里頭消耗了很多東西,同時真正創造的價 值還是比較有限的,比如說我們搞物流、搞服務,做了幾十年了,二十多年了,我們認為這東西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啊,比如我送的大件商品,那個勞動強度很大 的,過去的時候一個月兩千塊錢,現在可能到了三千多塊錢收入,現在快遞行業都是5千、8千的待遇了,我認為他的勞動強度還要比我們低很多呢,但整個環境中 的過度包裝所造成的資源浪費,現在大家是沒算這個帳,所以增加了這個環節,但顧客的服務體驗比過去好多了,或者一種新鮮的體驗、過去沒有的體驗現在有了。 但我認為真正電子商務的發展,最起碼還要有個兩三年時間,大家才會考慮到這些問題,現在還是先混個臉熟,先存在于這個市場再說。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真正想獨立運行的電商生存非常困難,就是說他所消耗的成本,遠遠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樣是低成本的,絕對是高成本的東西,尤其是你的很多投入,比如市場推廣的投入和物流投入,在一定階段里和你的銷售是完全不匹配的,所以體現出來的成本是更不得了的。
所以我認為電子商務這東西現在熱是肯定正常的事情,一定得說熱到一定程度以后,大家覺得消費者也好、投資者也好,具體的經營者也好,能夠以平常心來看待,我覺得就沒有什么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