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身處國外多年,但是王文彬仍然能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民族特性,勤勞刻苦、忍辱負重、兢兢業業,活到老學到老創業到老。中國企業家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最勤奮的一群人,但也是最累的一群人,沒有很好的享受家庭和生活的樂趣。鑒于當下民企的經營環境惡劣,他呼吁應更多的關注民企以及民營企業家,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網易財經:中國人的創業精神是世界知名的,叫做哪里有中國人,哪里就有中國商人。
王文彬:呵呵,對
網易財經:還有一點他們是活到老,創業到老,您認為他們為什么會有這種特質呢?
王文彬:這個可能跟咱們中國人本身的這個特點可能有關系,就是勤勞刻苦,這是公認的一個特點。這是在所有其他國家都是那樣,就是在東南亞也是干得最好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中國人;也比較聰明,在世界上應該算是比較聰明的種族之一了。
甚至在美國、英國一些高考里我都能看得出來,排第一的絕對不是他們本國人;基本上可能是印度人、中國人等等。
另外一個可能是處在中國這么一個,可能有危機感吧。就不像西方的國家,就是他的社會保障比較好。比如說你就說是你不干也可能生活得比較好,中國這方面可能還需要進一步發展,他總有這么一種危機感,必須要往前努力,要創業,要把自己生活得更好。所以說就導致這個,您剛才說的,是要創業,而且是要創業到老。
我覺得創業到老這個精神很好,我倒感覺中國人應該是Take it easy ,稍微輕松一點,要不然把自己活得太累了,應該到了一定程度就讓年輕人去創業,到了一定程度就應該放松一些吧。
但是這個事情說起來容易,大部分人可能是到了那條路上了,就這么一直走下去了,我覺得倒應該是放輕松一些。要不然咱們好多年輕企業家就英年早逝了,我覺得這個不是好現象,你是要付出,是要努力,但是我覺得要有度,就是說你還要有更長的其他的生活要享受。
網易財經:您怎么看待目前中國的企業家,他們是怎樣的一群人?
王文彬:我個人認為應該是比較成功的一群人啦。他們現在我覺得就是正在處在上升階段,因為中國現在機會多嘛。創業的機會也多,而且中國的經濟發展應該現在處在最好的勢頭上,給這些企業家確實提供了這么一個,我自己認為是一個黃金時代。
因為本身個人是從歐洲回來嘛,為什么我覺得在那兒實在是想回來呢,啥叫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呢,發達國家不是叫做Developed(發展過的)嗎?
它就沒啥再發展的了,所以說機會非常少了,你生活的很安逸,你可以很舒服的干;但是發展機會確實少,而且創業機會也很少。
因為它都已經,幾乎沒啥機會你可以創業了,但是國內是不一樣的,就是機會非常多;我覺得這些人確實到了一個,處在這么一個很好的機會。而且他們,中國人有這樣一個特點,他愿意學習,而且勤奮,所以我覺得他們是能干得非常成功的。
唯一就是說,現在可能在國際上叱咤風云的經驗這方面可能還少一些。這方面他們可能以后要努力學習,或者進一步要到國際市場上去闖蕩。
這些可能是咱們國內企業家,目前是有很多嘗試,但是成功的不是太多。我覺得這些可能是要學習的,就是說眼光要大一些,同時要學一些在國際上怎么進行這些創新的問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