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得
我們一切可以努力,并且不能不去努力、大家伙生死相搏的,就是排除運氣之外剩下30%。在這30%里面,我們有哪些可以總結的“得”呢?
1)合適的團隊。媒體和廣告運營業務的訣竅,就在于大媒體、大銷售和大客戶的三點一線。但這是個雞蛋問題,在大媒體小的時候,是不會有大銷售成體系加入的——你的收入規模都不夠他當做傭金塞牙縫的,因此,需要經年累月培養的大品牌廣告客戶資源也不會出現所謂自動排隊“近悅遠來”的局面。干過這行都知道,除非媒體強大牛逼到巨星天王地步,開發一個規模化品牌廣告主都需要3-4年甚至更多時間。我們這個團隊,精神面貌上的饑渴與強悍,經驗能力上的基礎與成長能力,確實具備競爭力。至于如何達到的,呵呵,那就是運氣與執行力了,否則雞蛋問題永遠無解。創業,就是解決雞蛋矛盾;
2)統一集中的運營。無論是內容、市場與銷售等全面業務的統一,還是廣告業務代理還是自營的統一,總之對于非成熟市場的新生媒體業務,模仿成熟業務那樣的標準方式,一定行不通;
3)自主靈活的機制體制。同理,在高度競爭的非成熟市場,強調標準化、一致性、高度約束和管制下的運營模式,也注定失敗。比如,刊例定價的隨行就市調整,資源配置的靈活應變(比如為了打開某行業局面,資源全部大規模贈送或低價給行業競爭對手A,而逼迫和挑逗競爭對手B合作),售賣模式的快速改變(從最初堅持媒體CPM售賣模式不動搖,因應行業局面變化調整到CPM售賣及CPA量化效果風險合作并存,到逐步過渡到效果量化為主。后來問題也就集中在這里)。運營商介入業務后,這個靈活性徹底喪失,媒體價值仍然存在,運營價值徹底喪失;
4)市場占有、收入規模優先的策略。對于運營管理而言,均衡是追求目標和理想狀態,但大小主次和輕重緩急永遠是動態現實。這三年,12580生活播報的運營策略是求占有不求深耕,求收入不求利潤,重銷售而輕產品,包括對代理商和銷售團隊高返傭和高獎勵的刺激性政策。蘿卜快了不洗泥,這絕非完美,但迄今正確;
5)身先士卒全員作戰的作業模式。相較于其他因素,這似乎太過具體,但拎出來總結是因為有行業特殊意義。大多互聯網廣告模式運作的公司,都是老板高高在上負責管理,由銷售負責人帶隊作業——但對于弱勢媒體,所謂老板出不出來“賣”非常關鍵,這其實是“分眾風格”。我和我的前拍檔主導了主要大型客戶的銷售與服務,也成為最主要的銷售支撐;
6)服務增值和量化效果的銷售模型。這也比較具體。但相較于一直以來強調單一資源售賣的其他手機廣告同行,這一點對于打下客戶至關重要——很多時候,廣告主“買櫝還珠”,是因為服務要資源,因為量化效果運營要資源,對于資源不那么強勢時候特別有效;
7)業務模式和銷售管理的體系化、正規化。盡管依然存在培訓不足的挑戰,但12580生活播報運營,從一開始我們就建立了全套、分8個部分、總量近1G的“銷售工具包”,作為專門的認識、方法和執行體系,指導、培訓銷售團隊,甚至細致到見客戶講哪些小故事,銷售動作細化到哪個環節,銷售要訣如何總結成歌謠體,這對于創業期、游擊隊狀況的隊伍,是有根本性提升的。
變化
類似一二三四,應該還有不少,多言無益。因為很快運營環境發生巨變,問題和矛盾不斷出現,雖然存在不可抗性,也讓我們開始冷靜思考運營中存在的失誤。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智能手機以摧枯拉朽之勢替代普及,微博、微信等基于手機的上億用戶規模應用不斷涌現,12580生活播報曾經的基本面優勢蕩然無存。
而2012年開始,運營商調整后向廣告收入分成比例(調整本身合情合理,出于統一管理考慮,同時對廣告業務如何運營他們并無專業把握判斷能力),運營上已經完全沒有利潤空間(懂行的可以簡單測算,10個點左右的稅費,新生非強勢媒體30-35個點左右的內外傭金,大規模媒體運營必需的內容編輯、市場服務、廣告銷售和后臺支撐團隊費用10個點不可能解決);而2012年三季度開始,運營商一改從前放手的自主靈活運營機制,開始全面介入刊例定價、資源配置、價格折扣乃至售賣模型后,瞬間風云突變,從前搶手、幾乎天天滿售的首幀報頭資源出現大規模連續放空,其余次級資源銷售障礙也迅速加大(該階段市場競爭環境和營銷趨勢變化,單純資源CPM售賣已無可能,量化結果運營、收入風險分成模式,團隊堅持,但運營商方面出于監管方便不同意),直接導致三四季度黃金旺季,月度營收規模從1500-2000萬降低到十分之一。同時,也因為應變不及,沒有快速裁員壓縮成本,在影響三四千萬收入情況下,出現快速大規模虧損,不僅年度虧損超過2000多萬,還直接吞噬完了前兩年的利潤——這也是運營數年、收入數億,卻幾乎沒有利潤的最主要原因。如果是市場化主體,合作運營商一定能接受關于固定標的、放手靈活運營、調整賬期和壞賬容許比例的溝通。但事實上,行不通,這點我們非常理解。
年年風和日麗,一朝風云突變,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市場成也倏忽,敗也倏忽,讓人膽戰心驚。MSN何等榮耀,瞬間消亡;開心網何等瘋狂,轉眼遺忘。何況我們高度依賴政策環境的一個運營商增值業務!我們身處的行業,不確定性和不斷轉型正是特征,新浪如無微博,已淪入從前嘲笑的報紙等傳統媒體之列,百度搜索面對移動端水土不服,如無根本性因應轟然倒下不是不可想象。現下理性想來,運營商已經處于大時代拐點本身掉頭向下已無扭轉可能,面對這樣一個微不足道小業務的管理調整更是正常不過,無論是出于稽核需要,還是保守風格下的不求成功但求無錯的心態導致——過于靈活的自主運營受到各種利益挑戰在所難免,這點收入體量對于運營商得失都無意義。
我們團隊,由于吉普賽人和挖煤工人與生俱來的生存憂患意識,早于2011年即開始思考和嘗試轉型——無論是對于單一資源依賴的恐懼,還是對于行業形勢發展的預判,以及自身壯大的荷爾蒙刺激。嘗試過模仿自己,重新聚合其他大型手機媒體資源全面運營,卻發現幾無可能,只要廣告是對方核心業務模型就不會假手于人,而單純代理沒有意義;動心自造移動互聯網新聞客戶端,甚至已經開始研發,但把握不大主動放棄(今天看到大門戶在新聞客戶端的集團軍作戰這個放棄絕對英明);進軍手機廣告平臺,但判斷現時行業環境不成熟,無法承擔高虧損,解決不了雞蛋問題,未來巨頭家的官二代、富二代進入市場,矮矬窮無力競爭(應用商店也是如此),且手機廣告平臺注定中國市場水土不服,再次放棄。最終,選擇或者說無可選擇,還是做了一個最傻逼、最苦逼但是最靠譜的移動營銷服務商,才發現臟苦累差、殘羹冷炙,原來也是商業模式。這就是我們部分團隊——以本人為主,2011年下半年開始,從原12580生活播報運營團隊徹底分立出來,以巨流無線移動營銷服務品牌江湖求生的簡單歷程。
一個是媒體運營模型,一個是廣告服務模型,一個以媒體為原點,一個以客戶為中心,為了避免利益沖突,互不干擾,壯士斷腕,從權益到人員,完全獨立,徹底分家。
艱苦摸索至今,巨流無線大致走出了一條“效果量化的移動實效營銷模式”。日子很苦,被品牌廣告主和移動媒體兩頭擠壓,又面對高度不成熟、高度不確定的移動廣告市場環境,但還算靠譜,只要給客戶提供價值,客戶就能接受,只要有活干,就有錢賺。
巨流無線在運營初始,與12580生活播報保持了深度業務合作關系,因為增值業務、移動網頁和APPS移動應用三大移動媒體資源類型中,12580生活播報仍然是增值業務中第一品牌,也因為巨流脫胎于12580生活播報運營,更加掌握這個媒體的使用特性,還因為從2012年開始,12580生活播報運營遭遇巨大挑戰形勢艱難,一樣使用媒體,作為從前的血脈相連,自然會傾斜和支持12580生活播報,甚至極端情況下,即使虧損仍然選擇12580生活播報作為主資源,放棄其他利潤空間更大的合作媒體。
但不可忽視的是,以微博、微信和手機騰訊、手機鳳凰為主的新生手機媒體資源,無論是效用,還是合作條件,都開始大大優于和靈活于12580生活播報。我們曾經聊過,縱是我們自己以當年的狀態,再來運營如今基礎和條件下的12580生活播報,年收入幾何?超過三五千萬,都有巨大挑戰。因為對比行業現實,手機新浪年入不過三千萬,手機騰訊全部資源加在一起不過近億,你又不是神仙,帶著鐐銬跳舞還能如何?
話轉回來。12580生活播報運營三年,也許運營商覺得僅僅分成到過億凈利,難填牙縫,還不夠渠道成本,運營主體幾乎毫無收益,卻背負外界挑戰,很難說得過去。就我們團隊而言,雖然也沒有得到財務利益,但收獲的東西價值很大,客戶資源也罷,運營和服務經驗也罷,人才和團隊也罷,不具化到項目和實體,財務上沒法計算價值,但用之得當,則有收益空間。三年運營,我們兩手空空,落下的就是人。所以,一句話總結,最沒價值的是人,最有價值的還是人。產品不可依,因為變化快;資源不可賴,因為瞬間逝;關系不可靠,它隨利益轉;一切轉頭空,還是人最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