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出模式
贏得7-11的芳心并不容易。在尋找合作伙伴前,7-11通常會進行可行性調研分析,在確保盈利可能性后才會尋找合作伙伴,7-11會考核合作伙伴的公司信譽、公司財務情況,隨后提供大量的標準化管理支持與培訓體系。
在全球范圍內,7-ELEVEn均以提供經營管理方法及品牌授權,收取特許費的方式協助當地特許經營商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7-ELEVEn并不謀求控股。例如與新希望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中,新希望占51%以控股方身份派駐董事長和總經理,并負責公司籌建、店面經營、人員招聘等核心工作。
7-ELEVEn并不懼怕喪失控股地位,其底氣在于其獨步江湖的便利店管理經驗與技術。管理秘密在于其以縝密的督導管理體系控制加盟店。每個督導負責管理7至8家門店。督導須每周光顧所有加盟店,并提供門店商品結構分析、訂貨等精細化培訓。他會收集不同門店的顧客信息與需求,反饋給營運總部與商品部,后根據不同地域消費特性開發新品,最終保證不同地區門店商品結構符合當地消費習慣。其單品管理技術亦可加速商品周轉、減少滯銷“7-ELEVEn本來就是賣品牌和管理模式的。”7-ELEVEn前區經理汪惟對《環球企業家》說。這種擴張方式令7-ELEVEn僅輸出方法論而無需在意控股權,縝密合同亦是管理利器——通常7-ELEVEn特許經營合同厚度超過8厘米。如此抽身后,7-ELEVEn則專注擴張。
與新希望集團、山東眾地的合作亦如此。兩者均在合資公司中擁有控股權并負責經營理念落地、運營店面,戰略制定及經營理念的普及則以7-ELEVEn為主,最終因地制宜。磨合并不容易。“新希望、眾地將會面臨中國小聰明智慧與日本愚忠式執行力文化的沖突。”龔胤全說。在龔看來,便利店是一個精細化管理要求很高的行業,若憑小技巧而不腳踏實地執行則很難成功。舉例而言,7-11規定當天過期的盒飯必須丟棄,而損失則由加盟店承擔,令加盟店全部依規執行并不容易。
這種帶有濃厚導師色彩的合作方式緣何無需零售經驗?井上富實夫的解釋是有零售業經驗的企業來做7-ELEVEn,可能會出現彼此經驗沖突的問題最新的消息是新希望集團正派遣新合資公司員工前往成都7-ELEVEn門店接受培訓。7-ELEVEn的中國版圖能否繼續擴大,答案或將揭曉【創業網Cye.com.cn】。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