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垂直市場中可以容納多少平臺存在?哪些平臺可以勝出?這個問題很大程度上由該平臺上的應用開發者“用腳投票”決定。
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操作系統。在今天來看,幾乎對于任何一個移動互聯網開發團隊而言,其開發的每一款移動互聯網應用至少都有三種選擇,是基于蘋果的ios平臺進行開發?還是基于Android的平臺進行開發?還是基于WP的平臺進行開發?在這樣的策略選擇過程中,開發者一般會考慮自己的這一款移動互聯網應用所面向的目標客戶群,與該款平臺所面向的主流人群的契合度,以及更重要的是這款平臺所覆蓋的用戶規模。
可以看到,今天絕大多數的移動互聯網開發者的共同選擇,首先是要基于Android平臺進行開發,這是由于Android平臺所覆蓋用戶群規模較大。同時,蘋果ios也覆蓋了相當一部分中高端的用戶群,這也是一部分開發者所看重的。由于基于這些操作系統平臺的開發特點各不相同,需要開發者圍繞這些平臺的不同點做出非常巨大的努力,任何開發團隊不可能基于過多的操作系統平臺進行開發。因此,就客觀決定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操作系統數量不可能過多。
除了我們前面提到的幾家,其他操作系統生存下來的概率很低,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的幾年中,包括諾基亞放棄的塞班系統,包括惠普放棄的Web OS系統等。事實上可以這樣認為,全球的開發者都會基于自身有限的精力和時間進行理性的評判,他們的選擇事實上款操作系統的命運。即便由于操作系統的慣性,塞班當前的市場占有率還比較高,一部分開發團隊還會把一部分精力在這些操作系統上,但是大勢所趨,越來越多的開發團隊已經把自己的精力轉移到了主要的操作系統上,這就決定了在這個市場中,除了少數幾款可以勝出,絕大部分都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由于開發者的選擇決定了平臺的數量,由此可以解釋在現實世界中的一個重要現象,那就是為什么操作系統平臺都希望保持非常強的專屬性,而不愿意改善操作系統平臺間的兼容性。因為,如果這些主流的平臺之間提高了兼容性,便于開發者一次開發,可以處處運行,這樣就等于給相對弱小的操作系統平臺提供了機會,因此所有主流的平臺提供者都會選擇高度的,甚至是封閉性的策略,確保開發者專屬,事實上也擋住了后進入者的進入之路【創業網Cye.com.cn】。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