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是覺得為什么銀行把那么多錢都賺走了?好像2000家上市公司,有一半利潤是被10家銀行拿走了,這樣拿下去,我們制造業怎么辦,還能拿多久?”在日前的首屆外灘國際金融峰會上,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對中國銀行業進行了炮轟。
顯然,郭廣昌的吐槽并不是沒有道理,銀行業的暴利一直是被外界詬病之處。年報顯示,建設銀行2012年實現凈利潤1936.02億元,相當于日賺5.37億元,比三大電信運營商凈利潤總和還要多。該數字還是中國互聯網老大騰訊的15倍,是中國搜索老大百度的18倍,是中國電商老大阿里的64倍,是中國最大門戶之一新浪的987倍!
馬云:金融業需要攪局者 中國缺有責任的金融機構
炮轟銀行業的不僅郭廣昌一人,剛剛從阿里巴巴CEO位置上退下來的馬云也在會上表示,中國缺乏一個對經濟成長承擔責任的金融機構。在馬云看來,當下金融體制很好的支撐了過去30年的經濟發展,“但是靠今天這樣的機制,我不相信能夠支撐30年以后的中國所需要的金融體系”。
怎么辦?馬云認為,金融行業也需要攪局者,更需要那些外行的人進來進行變革,而互聯網金融就有這樣的機會。5年前,馬云也曾有過類似的表態,“我聽過很多的銀行講,我們給中小型企業貸款,我聽了5年了,但是有多少的銀行真正腳踏實地的在做呢?很少。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改變銀行,我堅信一點。”
以下為馬云口述節選:
和很多人一樣,我以前抱怨很多,說金融這不對那不對,這不行那不行,后來了解多了以后,人家也沒辦法。中國銀行業服務了20%的客戶,賺了80%的錢,這也不能怪他們,但也不知道該怪誰,反正我總覺得,不應該這樣。
我看到的是那些80%沒有被服務的、該被服務好的潛在的企業,把他們服務好了,中國巨大的潛力就會起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用新的思想、新的技術去服務他們,這可能也是中國未來金融行業發展巨大前景所在。
金融行業需要攪局者
以前做不到,今天做得到了,互聯網金融就是有這樣的機會。未來的金融其實有兩大機會,一個是金融互聯網,金融行業走向互聯網;第二個是互聯網金融,純粹的外行領導。其實,很多行業的創新都是外行進來才有這樣的創新。金融行業也需要攪局者,更需要那些外行的人進來進行變革。
世界往往是被那些不懂的人搞翻天的。所以,開放首先是思想開放,不是政策開放,只有思想開放,才有可能有技術開放、政策開放。所以共同參與國家未來的建設,是每個從事金融行業的人的想法。
金融生態系統主要是開放,中國監管過度,美國金融監管不力,監管過度會讓我們生態系統變成一個農場,想種什么種什么,不想種的永遠進不來。但真正的生態系統一定是開放的,百花齊放的,讓里面的個人參與。其實中國金融不僅僅是缺幾張牌照的民營企業,而是讓人參與,這比多發幾張牌照顯得更重要。
中國缺一個承擔責任的金融機構
中國其實不缺銀行,也不缺任何一個新型機構,但是缺乏一個對十年以后中國經濟成長承擔責任的金融機構。今天的金融,確實做得不錯,沒有今天的支撐20%客戶這樣的金融機構,中國的經濟30年來不可能發展到今天,但是靠今天這樣的機制,我不相信今天的機制能夠支撐30年以后的中國所需要的金融體系。
我們今天必須去思考。很多問題不是今天造成的,而是歷史造成的。我們很難改變歷史,但我們可以改變未來。今天做準備,十年以后才有機會。今天我們引進開放,會有問題,但是今天的問題就會變成十年以后的成績。
我作為一個外行者,我對金融好奇,好奇不是他能掙多少錢,而是因為他可以讓很多人掙錢,可以讓很多人發生變化。我希望外行人能夠參與這個領域,不僅僅是來攪局,而是共同創造一個未來。金融是為外行人服務的,不是為自己金融圈里自娛自樂、自己賺錢的Cye.com.cn。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