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銷是毒品,一旦上癮就停不下來了。但是反過來講,為什么要停?“標高價格再打折”的口碑由來已久,線上比線下貴也沒什么稀罕。但似乎信息對等和世界大同會發生在同一天。所以,依舊有人如潮水般來“揀便宜”。賣家是周瑜,買家是黃蓋,促銷成了荊條。
都知促銷是“毒品”,為何卻都停不下來?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大促已然來襲。對于買家,雙十一也成為了一個節日。一個卡圣誕、元旦、新年之前的節日,一個卡南方已轉冷、北方還沒全面供暖的節日。這是一個最適合窩在電腦前購物的時令。但是能上雙十一賣家是極少數的。整個電商的發展,似乎是以價格戰為線索。大家一起用促銷把整個社會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卻像極磕藥后的瘋狂。
摸爬滾打起來的賣家,正如《易經》履卦:“履虎尾,不咥人,亨。” 如同踩著老虎尾巴在走,老虎不回頭咬人就是好事。
支架式拱橋
大平臺就是一個支架式的“拱橋模式”:橋體穩固的時候,支架就沒有價值了。接下來需要的是雕欄玉砌。這是一個非常自然而然的道理,誰是主體、誰是輔助、誰是裝飾,一則取決了自己的定位,二則取決于先天資源,三則取決于已有的成就。
在這個前提上,首先要快,這是毫無疑問的。從大C沖幾皇冠到沖金冠,技術玩爆款的時代,重點在于賣,更快的賣貨。一個時期內,賣貨贊信用,就是最大的壁壘了。
快速的以渠道商的角色賣貨,促銷促銷再促銷,自然是無可厚非。
促銷是“毒品”
始稷常說:促銷是毒品,一旦上癮就停不下來了。
但是反過來講,為什么要停?“標高價格再打折”的口碑由來已久,線上比線下貴也沒什么稀罕。但似乎信息對等和世界大同會發生在同一天。所以,依舊有人如潮水般來“揀便宜”。賣家是周瑜,買家是黃蓋,促銷成了荊條。
上活動之后,無論基點有多低,或靜默下單,或在線咨詢的聲音帶來的興奮,與“毒品”無異,一時也顧不了那么多了。
然爾,高起點競爭者的介入、平臺競爭格局變易、規則變易等,使流量、轉化、客單價、毛利率等重要數據之外,正價銷售的比率最能分清誰能是“拱橋”的主體。
新世界百貨
雙十一之前,當當提前來了一陣子、亞馬遜玩了個倒計時、蘇寧搞起O2O購物節,京東等等也都沒閑著。
與此同時,新世界百貨也迎來“60小時不打烊”的年度大促銷活動。促銷的效果與線下零售末路的傳言相悖。這幾天新世界和早晚高峰的地鐵站差不多。
說到這,可能有人以為這只是個例,不足以代表整個線下零售。反過來講,電商不也是個例嗎?賺錢的B2C是少數,能上雙十一的是少數、雙十一過億的也少數,能離開促銷這個“毒品”的更是少數。
毫無疑問的是,新世界這幾天的流水,不會有雙十一多。電商與傳統零售的渠道之爭,前者持重的是趨勢之下的“便宜”(便利+便宜),后者持重的是“土地”。土地是傳統零售的固本,是一種面對跨界競爭能睡安穩的資本。
如此,電商品牌的固本在哪里,渠道?產品?或是什么?沒有這個固本,自然更離不開促銷。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