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萌:對投資人來說,如果CEO的薪水比別人多幾千,是可以理解的;多一倍,就覺得有點奇怪了;如果比別人高三倍(投資人:#你TM是在逗我啊#)。初創企業拿多少錢用做人力成本?一般為融資額的1/5-1/3。創始人CEO的工資,拿多拿少,反映的是“態度問題”。
俞永福:我不贊成創業團隊一定要拿低工資。創業團隊關鍵要有主人的感覺和自我管理,要有團隊的意識和分享精神,家里不富裕,就要喝稀飯,干糧要先給其他兄弟吃,家里狀況還不錯,就不必天天吃咸菜,創業是長跑,每個人都還有家庭的責任。我建議把握的尺度,團隊永遠不要拿最高檔的工資,如果家境好,就拿中檔。
經緯張穎:我對創始人工資多少的觀點:除了個別有積累或家境比較好,且自愿拿底薪或零薪的創業者,其他都應該拿不低于一萬月薪的工資,未來融資多了也應該適可上調,甚至在公司做的很好有B輪C輪時適當老股套現。創業是長征,國內生活壓力又那么大,憑什么投資人可以活的好,創業者必須活的苦澀?邏輯不對。
熊廷美:很不錯的主題文章。但是在中國創業、或者創新的難度比硅谷差很遠主要就有這方面的原因。一、創始人為富二代的還是屬于少數,財務大多不能獨立,創業還得考慮養活自己甚至一家老小。二、投資人的錢也并不多,遠不如硅谷的美元投資大方,一分錢得當幾分錢花,所以通過創業/創新致富是個挺冒險的活兒。
這樣造成國內大部分所謂的創新者、創業者都非常顧及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而忽視了三五年后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馬云450億:“綁架”現代服務業! 天馬來行空投稿:眼下的阿里巴巴已經實現了從創業投資到戰略性投資的躍變,馬云展現了一個產業投資家的風范,花錢如潑墨。一旦“綁架”成功,馬云去國務院做主管經濟的政府主管都綽綽有余了啊。
花滿樓1qq:其實樓主說的還是太輕了,中央最近發布互聯網金融細節中有一條,描述打擊非法集資的法律法規,意思很明顯:就是不允許包括支付寶在內的互聯網金融以高額利率來集資,進而馬云的嗅覺很靈敏,趕緊把自己的利率控制并且把非法融資的錢趕緊花出去,收購的企業無一不是“入口、物流”這兩個特征,為其下一步做超高流水鋪路。進而避免上一次雙十一不能完成600億單日流水的囧狀。
阿里巴巴想要上市,完成資產轉移,而相關部門逐步完善金融法律法規,一旦誘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廣大被忽悠的人民很難拿回來自己的錢,說句不好聽的,相關部門正在取證給工信部規范牌照適用范圍做準備,很快馬云的互聯網支付牌照,將被劃分適用范圍,范圍外的將不予以授權,這就是最終的結果,除非雅虎把股份賣給國開行,讓阿里巴巴徹底成為國企,那么馬云瞬間從私人運轉變成國企運營,那么這些錢就安全了,否則遲早的事情,大家都懂的,經濟安全是國家統治手段之一。#點擊文章標題,看作者長篇回應#
國家基站公司欲成立:運營商甩包袱? 夸克傳播王如晨投稿:這不是純粹的成本問題,而是與中國城市化、城鎮化、環境保護關聯一起的社會性難題。如果新公司只由三家運營商來玩,效果絕不會好,如果真有民資或其他力量參與進來,運營商的共建共享會產生更多綜合效應。
乄黯殤灬屍魔淚:“民資進入”貌似成了萬能藥了,但凡一提到國內經濟改革,很多人首推就是“民資進入”。民資進入真的有效嗎?也許吧,但很多問題不應該是使用這種“懶惰”的方法去解決,尤其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改革,不要動不動就搞“民資進入”的偽命題。還應該多想想有沒有其他解決途徑。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