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稱自己是褚時健的粉絲,這是對中國企業家精神的另一種詮釋!(詳見王石:我為什么是褚時健的粉絲)
經濟學家熊彼特最早提出了企業家精神,他將企業家看作是資本主義的“靈魂”。企業家勞動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這是一種有風險的活動,企業家作為領導者,自然就是風險的承擔者。
要知道,最初的企業家都是那些敢于承擔風險成本和機會成本的“冒險家”,這些自信的冒險家是這樣一群人,他們首先發現了市場的需求,然后以自己的收入換取員工的勞動,而他們自己具有對最終生產結果的分配權力,當他們成功時便成為最初的企業家。
似乎這樣對過程的敘述充滿了想象和理想成分,可是,王石記錄他第一次拜訪褚時健時的情景,讓我們感受到了真實細節之處的企業家精神:
十年前我第一次到哀牢山,我見到他的時候,昔日“煙王”已是地道農民模樣:頭發花白,微駝著背,白色的圓領衫松松垮垮,上面還沾有泥土。褚老正和一個人討價還價。那個人幫他修水泵,開價80元,褚廠長說:“最多給你60元”,他倆就圍繞著80還是60討價還價。
我很好奇地問他,既然種橙子,為什么不引進國際上很好的橙苗,而是從湖南引進種苗呢?他就給我講道理,說哀牢山的土壤怎么樣、氣候怎么樣,之后大談掛果之后是什么情況,又說這個橙子怎么怎么好……
一個70多歲的老人從頭開始創業,大談80歲以后的場面,這是一種何等珍貴的企業家精神!事實上,作為企業家,的確是個特殊的階層,他們不僅要預測未來的產品,還要對員工的工作進行指導、控制生產流程等等。
從上述描述來看,筆者認為,褚時健身上體現了中國企業家的一種更難能可貴的精神:逆商!
所謂“逆商”,是一種如何在前進中遇到困難,并從困難中重新站起來的精神。
人們對待逆境并不陌生,我們的生活總是在不斷地遭遇和克服無窮無盡的逆境中度過的。真正成功的人,并不是因為他們經歷的逆境少,而是恰恰相反,實際上,許多成功者正是在逆境、困難的磨練中成長起來的。逆境是生活的一部分,逃避逆境等于逃避生活。正如巴頓將軍所說: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看這個人站在頂峰的時候,而是看這個人從頂峰上跌到低谷時候的反彈。
美國的《成功》雜志每年都會報道當年最偉大的東山再起者和創業者,他們的傳奇經歷中有一個相同的部分,那就是他們在遇到強大的困難和逆境時始終保持樂觀的態度,從不輕言放棄。
比如,可口可樂的總裁古茲·維塔就是一個高逆商的人,他的一生經歷了無數的坎坷,但都一次又一次地被他超越了。這位著名的古巴人40年前隨全家人匆匆逃離古巴,來到美國,身上只帶了40美金和100張可口可樂的股票。40年后,這位古巴人竟然能夠領導可口可樂公司,讓這家公司在他退休時股票增長了7倍!整個可口可樂價值增長了30倍!古茲·維塔在總結自己的成功歷程時講了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即使走到了絕境,只要你有堅定的信念,抱著必勝的決心,你仍然還有成功的可能。
或許,美國《企業家》雜志每期扉頁中的固定文字可以用來重新詮釋褚時健:我要做有意義的冒險,我要夢想,我要創造,我要失敗,我也要成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