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一間酒吧準備在這個周末搞活動,那么“消費地圖”可以把不同的目標人群清晰地呈現出來。第一種群體:那些經常光顧本酒吧的人,這些人是最有希望參加這次活動的。第二種群體:經常去酒吧的,而且曾經關顧過本酒吧,但來的次數不多的人群。這些人也很有可能參加這次活動。第三種群體:經常去酒吧的,但從來沒來過本酒吧,這群人也有可能參加這次活動,但概率不大。
商家可以根據“消費地圖”上所呈現的群體制定不同的宣傳內容,比如第一種群體,那么商家應該注重活動的內容還有和目標用戶的互動,可以不附帶酒吧的地點。但第三種人則應該注重活動內容和給用戶帶來的優惠,而且一定要附上酒吧的地點,必要時附上地圖。
“消費地圖”不僅讓商家清晰地知道哪些是目標人群,而且根據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宣傳內容。這樣的廣告投放目標不僅精準,而且非常個性化,符合不同的群體。
移動營銷相對于傳統營銷來說更加精準、實時,互動。但移動營銷也有它自己的問題。
如何把握量的問題。如果人們每到達一個地方都有一條或數條廣告信息,誰能承受這么頻繁的信息。人們承受信息接受能力是有限的,那么如何把握好量的問題?
隱私的問題。這是移動營銷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你愿意被“定位”嗎?我想大多數人并不愿意被定位或追蹤。但移動營銷的核心就是用戶的信息,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可能已經有意或無意地冒犯了用戶的私人空間。
雖然移動營銷存在著很多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我相信在未來會有好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而且歷次技術革新提示我們,對一種具有普適性的新技術而言,在其擴散的過程中,它的商業價值也同步凸顯。
移動營銷,值得期待。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