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消息,“團購太亂,團購導航做不長”,桌子那頭的陳華長舒一口氣。酷訊網創始人陳華離開酷訊后,先去阿里巴巴負責全網搜索項目,后創業最淘網。而就在三個月前,陳華還在為團購導航躍躍欲試。
無獨有偶,同樣放棄團購聚合項目的還有創新工場的徐磊。曾經的團購聚合網站2000團,目前已積累幾十萬用戶。
如今,陳華與徐磊都正把精力放在圍繞優惠券的O2O上,盡管雙方做法不同。
被遺棄的團購導航
今年5月,離職創業的陳華將項目鎖定在團購導航上,不久,最淘網推出手機應用最淘團購管家。
起初,陳華對團購的判斷是,中國消費市場大,團購網站有足夠的生產空間。另一方面,團購的“預付費”模式也便于中間平臺去控制整個交易流程。
最淘團購管家開始從工具型的產品設計入手,可以智能的發現團購信息并自動備份,還能自動提醒用戶處理即將過期的團購。最淘團購管家推出后,在沒有過多推廣下,用戶規模數萬余人,未過10萬。但在啟動不到2個月,陳華就放棄了這個項目,沒有再基于該產品進行更新、優化。
理由是,原本想與各大團購網站進行數據對接,對用戶的下單交易流程進行數據監控,但團購網站卻表示沒有更多的技術能力和精力。陳華想實現的是,一個用戶下單了,這個單是多少錢?交付是在什么時候?退款率是多少?這些交易流程都需要接入最淘。不過團購網站方面反饋稱,要完成這樣的技術對接至少需要3個月的流程。而每家團購網站都需要3個月,對追求快速更迭的移動互聯網創業者來說,是難以等待的。
若做不到對用戶交易流程的數據監控,那么第三方的團購聚合也就缺失了其中的把控能力,由于最淘并沒有更多的用戶積累,純做一個用戶導入工具,陳華感到自身力量不夠,也不太情愿,畢竟這也違背初衷。
此外,今年的國內團購行業確實夠亂的。產業格局還沒形成,大團吃小團,包括拉手、美團、窩窩、糯米等業界大佬均表示今年年底只有5家全國性的團購,這種情況下,團購自己就是平臺,對第三方的團購聚合會有多大程度的依賴呢?
再者,目前賺錢的團購都是特別小的地方站,沒有可全國規模化的價值,但全國性排名前十的團購網站都在虧錢,每月虧損2000-3000萬以上的團購網站不在少數。“亂的都忙不過來,怎么會有精力去預先考慮手機端的推廣?”
對團購導航持同樣疑慮的還有創新工場的徐磊。徐磊在清華讀了10年書,一直讀到博士。今年4月時,徐磊帶領創新工場孵化的布丁團隊做了一個手機團購聚合應用2000團,目前用戶十幾萬。
徐磊稱,渠道的價值應遵守“啞鈴”結構。只有渠道鏈兩端資源都豐富的產業,渠道價值才能最大化。就團購來說,用戶需求很大,但到年底全國性的團購網站相對很少,這個時候產業就呈“金字塔”結構,渠道本身的價值會被金字塔的塔尖團購網站吃掉。
可以看到的是,即使是擁有大流量的綜合網址導航360導航,在今年5月的ROI數據也從10幾倍降到6、7倍;前Discuz副總裁李明順創建的團購聚合網站聚淘網,開始把業務重心轉移到以網購為特性的瀏覽器上;而目前在分眾大量投放的團購聚合網站團800,也開辟分析咨詢業務作為另一個核心。
徐磊認為,O2O(Online to Offline)是一個呈“啞鈴”結構的產業,線上流量和線下商戶的資源都足夠豐富,渠道的價值化最大。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