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O2O
此前放棄團購聚合項目的陳華,也嗅到了優惠券的市場機會。而與徐磊不同的是,陳華先在PC上做Online to Online,為其它B2C網站導用戶,再在手機上做Online to Online,為本地商家帶客流。為了提高優惠券的有效使用率,陳華采用了以1元錢換50、60元優惠券的預付費模式。就在上周,最淘網正式上線。
由于B2C網站的客單價相對于線下快餐要高,優惠券的優惠幅度也更高,且相對于線下快餐廳將優惠券一視同仁的做法,面向B2C網站服務,則更差異化一些。陳華認為,以PC端為B2C做導購為切入點,要更容易。
目前,國內B2C網站平均每用戶獲取成本是200元,若有第三方網站能提升優惠券的有效使用率,那以優惠券方式獲取用戶將能有效的拉低用戶獲取成本。
陳華稱,“1元錢的預付費雖然不多,但能提升用戶對優惠券的真實使用率,免費的東西用戶不重視。”而為了解決支付,最淘網與電信運營商合作,用戶可在手機上以短信代扣方式得到電子優惠券。
據了解,現在大多數B2C網站優惠券,都是在達到一定購買金額的情況下,進行優惠。陳華的想法是,最淘網為用戶提供優惠購買的解決方案,幫助用戶通過搭配選擇,來購買優惠券。比如,用戶的預算是花5元錢買優惠券,在總消費額1000元以上購買一身行頭,那么最淘會以圖片的方式,為用戶推薦不同的服飾搭配方案。
而這種圖形化推薦類服務,也在某種程度上抵御了搜索引擎對Online to Online導購模式的沖擊。目前發展迅猛的社區類導購網站,如美麗說、蘑菇街等,正是以社區+圖片的信息呈現方式,改變著用戶對搜索引擎尋找電商的依賴。
事實上,團購導航也是一種Online to Online,但團購寡頭局面的形成以及獨立團購自身缺少用戶基礎,這種靠廣告模式的流量導入很難形成。
而圍繞優惠券做Online to Online的還有返利模式。但目前返利網站的問題是,給消費者返點的賬期較長,通常是2-3個月;且,返點比例很小,為1-2%;此外,并不是真正的返還給消費者,而是以返利平臺積分的形式來保底。這些特點都無法引起消費者足夠的購買沖動。
當然,線上有服務質量保證的B2C電商網站數量有限,陳華希望以不同促銷產品為單元,能走出一條長期與電商網站合辦促銷季的模式。通過在線上培養大量用戶,再往線下商戶延伸,形成對線下商戶的足夠撬動力。
如果說徐磊與陳華是在嘗試用優惠券來串聯Online to Offline、Online to Online的話,那團購,某種程度是用預付費來串聯O2O。相比于預付費,優惠券過于單薄,有交易量和現金流的平臺對兩端更有控制力。
但也可以看到的是,通過預付費來控制用戶與商家兩端的團購,在爆發式一次性打折之后,對商家來說,缺少對用戶的可持續性拉動。
預付費與優惠券,誰來串聯O2O?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