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視頻網站開始競相采購影視劇版權,上線各種劇場欄目,最近更因為版權問題而大打口水戰……種種表象的背后,是各大視頻網站在激斗“Hulu模式”――以美國視頻網站Hulu為原型,一手買正版影視劇版權,一手賣貼片視頻廣告。“Hulu模式”讓視頻網站廣告收入翻番,但同時也導致影視劇版權飆升,使視頻網站經營成本大增,“Hulu模式”對國內視頻網站而言究竟是福還是禍呢?
左擁Youtube右抱Hulu
美國兩大成功的視頻網站分別是強調“網友上傳、分享視頻”的Youtube和強調“正版影視劇免費看”的Hulu,國內視頻網站基本上也是效仿這兩種模式。自去年下半年競相采購影視劇版權以來,國內視頻網站實際上已或多或少地“Hulu化”。
3月31日,酷6旗下的“酷6劇場”上線,并宣稱中國的“Hulu模式”正式誕生。酷6副總裁郝志中告訴記者,之所以把網友分享的短視頻與影視劇等長視頻分開,是因為兩者的商業價值不一樣。“目前廣告主更看好長視頻的貼片廣告模式,長短視頻混在一起不能很好地體現商業價值,”郝志中指出,目前“酷6劇場”已囊括了國內70%以上的正版影視劇資源,獨立出來以后廣告賣價也上漲了30%以上;不過他強調未來酷6將左手做Youtube,右手做Hulu,長短視頻兼顧。
而3月29日剛上線測試版、由百度投資并立志做“中國Hu-lu”的奇藝網CEO龔宇也認為分享式視頻內容的商業價值遠遠不如正版的影視劇。他指出,網友分享視頻產生的內容參差不齊,廣告銷售不很理想;目前多家視頻網站都在使用“Hulu模式”,這說明市場的認可。“影視劇的廣告價值比短視頻高出30%,甚至一倍都是很正常的”,龔宇更看好“Hulu模式”的“錢景”。
與酷6把長短視頻分成兩個獨立的網站不同,優酷與土豆都在同一個網站中兼顧著兩種模式,優酷有“優酷劇場”,土豆也有高清的“黑豆”。優酷CFO劉德樂認為,Youtube和Hulu兩種模式并不矛盾,沒有必要人為地將其分離。土豆網發言人陸洋則表示,短視頻的商業價值不一定比影視劇低,廣告主也希望在優質的短視頻上投廣告,關鍵要看視頻的質量,而不是長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