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TIPS
1.切忌急功近利
入門收藏,首先要具備良好的心態,以平常心對待,切忌急功近利和盲目跟風。專家表示,目前市場是一個贗品泛濫的年代,七成以上的贗品應該讓玩家們有“如臨深淵”的態度,常常有玩家們以為又在市場上“撿漏”了,殊不知自己往往被他人釣魚上鉤。
2.不要輕信故事
為了讓收藏品有比較好的售價,文物商販經常會編造動人故事進行欺騙,藏家們要靠自己過硬的本領做出獨立判斷。香港蘇富比春拍出林風眠作品《漁獲》,成交價高達1634萬港元。畫作來源說明此畫為1960年丹麥駐華大使彼得森(LorenzPetersen)所收藏,然而,有人到丹麥駐華大使館查證時發現,歷任駐華大使中根本沒有彼得森這個名字。
3.“平嘢”無好貨
不要幻想用低價購買到珍稀品。俗話說:只有買錯的,沒有賣錯的。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程家煥表示,如果賣家手里真的所持的是一件珍寶,那么他更可能選擇是自己收藏,而不是廉價出售。
4.大路貨不如精品
和所有的收藏一樣,珍品收藏越來越受重視,那些經得起時間和市場考驗的珍品更具有收藏的價值。程家煥表示,不要購買市場上過多的低檔的藏品,即使要買,“把那些藏品當假的來買,不能當真的給價”。
5.自辨真假不迷信權威
藏品鑒定非常講究學術性和技術性,光靠學問深、資格老、名氣大不行,收藏者一定要去市場中磨練,才能成長為具備豐富辨偽能力的“實戰型專家”。收藏時不要迷信權威鑒定,更有些“專家”只要給錢就開證書,甚至明碼標價出售鑒定。
■記者觀察
“世界第一”也不能虛火上升
日前,法國一家專業公司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藝術品交易額已高達550億元,中國在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上所占的份額高達33%,而美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交易額僅占30%,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拍賣市場。
一片繁華錦簇之中,更多隱含的則是行業的隱憂。業內人士透露,在藝術品拍賣市場常有一半拍賣品是假貨,普通收藏市場的真假比例大約為“三七開”,一些中小拍賣行的贗品比例更是高達95%。
“虛火上升”,是專家對這一市場的評價。在藝術品市場之外,中國有太多的世界第一的稱號,比如鋼鐵產量、紡織品產量、高鐵建設里程等。然而,名譽與事實的兩相違背更多讓人覺得名不符實。
事實上,目前國內藝術品拍賣世界第一,反映的并不是國內居民消費能力有多強,或者文化產業達到怎樣的高度,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除股市樓市之外,其它投資渠道的匱乏產生的“虛火”。
專家表示,民間資本不投向實體經濟,而投向虛擬經濟或者資產價格的炒作,是因為市場部分領域限制進入,或者投資實體經濟利潤的空間小,導致大家不愿意投資實體經濟。而藝術品所產生的“虛火”狀態,正是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目前而言,去偽存真、去蕪存精是藝術品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