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雞變鳳凰”的造富神話在A股再度上演,而一直以來對重組股頗有造詣的民間高手文正,去年看好的ST中源、ST甘化兩只股也兌現了預期,成為平淡市況中的大黑馬。本周《紅周刊》邀請他來破譯重組股背后的密碼。
《紅周刊》:來我們這兒,照例得先談談市場。你對二季度市場怎么判斷?**********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文正:從當前A股所處的市場環境分析,如果沒有利好性政策支持的話,難有大行情出現,能夠維持平衡市就算不錯了。不排除二季度還會出現2009年8月份和2010年4月份那樣的下跌,F在需要尋找還沒有被炒高的確定性品種,即有重組預期的股票。
《紅周刊》:ST梅雁、銀鴿投資、西藏發展……大黑馬都是從重組股里跑出來的,而像中衛國脈、*ST山焦等有重組預期的個股也受到了追捧。**********本o文o來o源o于o創o業o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文正:的確是,這半年以來重組概念股漲勢如虹,我統計了去年以來的大牛股,像廣發證券、廣晟有色、ST光華這些都是飛上枝頭變“鳳凰”的,今年我看好的個股也是從垃圾股里撿出來的。上市公司業績大幅提升,經常靠重組、資產注入來實現,這是中國資本市場獨有的一道風景,投資者不能忽視這個品種。在市場環境平淡的情況下,重組股和擬重組股都在我關注的范圍內。
《紅周刊》:重組股是指ST股嗎?**********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文正:也不完全是,ST股只是其中的一類。除了ST股外,還包括第二類:存在同業競爭關系的公司。中石化旗下的S上石化和S儀化兩家上市公司,經營范圍存在同業競爭,而且均沒有進行股改。而按照證監會的要求,股改和重組那是遲早的事情,并且屆時流通股股東還可以獲得大股東的對價;第三類:公司的控股股東已經發生了變更的績差公司,并且有過進行資產注入的承諾,像ST松遼這樣的個股投資者只要勤快點,翻翻公告就知道了;最后一類是還沒有股改的公司,現在市場上就剩下6、7家了,也算是股市中“熊貓級”的珍品了。
《紅周刊》:你說了這么多,怎么提前識別這些重組機會呢?
文正:先把ST板塊中137只股票,按照價格從低向高排序,然后刪除了10元以上的股票,只剩下了82只。在這82只股票里,把那些資產質量太差的和已經兌現預期的股票剔出,建立起自己的一個股票池。然后每天都要看公告,對股票池里的個股進行重點研究和跟蹤。從技術走勢上看股價也會有所反映,因為公司基本面將要發生變化畢竟有些內幕人會提前知道,而最佳的買點就在突破時。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