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最賺錢的行當是倒買倒賣,90年代是網絡風暴,2000年以后是爆炒房地產,你跟上了哪一撥,錯過了的你知道下一個賺錢方向在哪里嗎?
尋找財富指引是一件耗時耗力的事情,有沒有“坐享其成”的投資方法?不要不相信,其實可以有。就拿一年一度風光無限的福布斯富豪榜來說,換個角度,它就是一部現成的投資風向指南。
經濟總有其脈象,富豪榜的名次更迭自然與經濟大趨勢走向息息相關。據新快報賺錢統計,2007年-2011年以來房地產行業富豪多多,但都是前期“積蔭”;現在內需消費類才是王道,從新晉富豪所在行業便可管中窺豹。
如果你不是緊盯短期盈利,而是試圖分享中國經濟高成長所帶來的大蛋糕,那么投向福布斯富豪所在的企業或強勢行業,或可迎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1、2006年-2007年房地產新富多
國內房地產上市公司的好時光是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的,在2007年達到高潮。從地產股四大金剛“招保萬金”走勢圖也可看到其行業變遷。按后復權走勢來看,如保利地產在2007年底一度到達197元的歷史高位;萬科的行業縮影形象則更為明顯,1991就上市的萬科A,股價一直平穩運行,在2006年下半年才探頭向上,2007年底也曾一度到達2231元的歷史高位。
而當時福布斯亞洲版中國富豪榜也幾乎完整地圈點出財富投資方向,行業的火爆加之房地產上市公司股價的上漲造就了個人財富傳奇。2007年共有40人因身家超過10億美元而上榜。
但2008年金融危機來襲的時候,房地產富豪的財富縮水程度也非常驚人。以2007年福布斯富豪榜第一名楊惠妍為例,2007年其財富為1211.5億元,至2008年上榜時,數據銳減為151億元。
但隨著經濟的恢復,地產商繼續笑傲于富豪榜單,今年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顯示,前30位的富豪中,15位富豪的主要產業涉及房地產業務,可謂占據半壁江山,前20名中主營房地產業務的富豪占據9席。
在政策不斷打壓的2011年,房地產富豪的資產卻沒有大幅縮水,可供解釋的是,我國每年新建建筑面積高達20億平方米,使用了世界上四成左右的水泥、鋼筋,成為世界上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國家。“房地產的富豪們,目前仍然在享受2009年、2010年這種產業的暴利。”中原地產華北區董事總經理李文杰如是稱。
不過,美國邁阿密大學教授瓊·德雷爾認為,中國房地產富豪的好日子很可能已經屈指可數。
來看相關地產股的表現,保利地產在2009年年中又回落至150元左右,但此后便一直在70元至110元之間振蕩;萬科A則在2009年上探1200元后掉頭向下,去年至今一直在600元至900元區間內振蕩。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