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種新型的設備購買方式———機床融資,正在我國悄然興起。這種方式能夠有效解決汽車零部件企業融資難、設備升級碰到瓶頸等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歡迎。
資金不足制約設備升級
目前,數控機床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領域,汽車上的大部分零部件制造以及模具制造都會涉及數控機床加工。
企業要實現設備的升級換代,首先要解決資金難題。重慶一家零部件企業老總告訴記者,加工精度較高的要害零部件或尺寸較大的部件,往往需要購置國內大型廠商制造的或進口的中高端數控加工設備。“這類設備少則花費幾百萬元,多則上千萬元甚至億元,大型企業很多都要到銀行申請貸款才能解決,我們就更難了。”他說。
“在我國信貸市場尚不成熟的情況下,中小企業除了以房產、土地為抵押獲得較大金額貸款外,其他融資渠道較為有限,民間融資也多以短期的流動性資金融通為主,與設備的一次性大額投入長期的特點并不匹配,且短期貸款到期必須償還后才能再申請續貸,輕易給企業帶來資金流動性風險。”遠東國際有限公司駱育芳說。
如何解決設備購買資金問題,成為困擾中小零部件企業的難題。這時候,機床融資成為一種不錯的選擇,也日益為企業接受。
融資方式走俏
“融資就是出租人根據客戶的要求,向客戶指定的供貨人購買指定的設備,租給客戶使用,客戶分期支付租金并在租期結束后獲得設備所有權。這種方式能夠幫資金短缺的企業以少量的首期投入,實現設備的提前購置和使用。而在2~3年的租期內,設備投入帶來的訂單收益往往已足夠支付每期的租金。”駱育芳說。
據介紹,融資于20世紀50年代初出現在美國。作為銀行流動性貸款的一個重要補充,融資方式既不占用承租企業在銀行的授信額度,又為承租客戶提供了穩定的中長期資金。分期償付的還款方式,也有助于承租企業避免資金波動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