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邵珠光
創業時間:2005年
創業資金:1萬元左右
創業感言:我們的最終是想將美食杰打造成人們心目中最健康的美食品牌,在想到美食和飲食的第一時間想到美食杰看看。要做內容簡單,但要推廣自己的理念卻非常不容易。
“鯽魚苦瓜湯、百合綠豆湯”這是從一家叫美食杰的網站上搜索“清熱解毒”這個詞之后得到的1400個夏日食譜中的兩個而已。它的創始人邵珠光一改傳統美食類網站大雜燴般的風格,將內容緊湊化,圍繞菜譜做內容,并且將菜譜細化到極致。
這種注重用戶體驗和互動的網站風格頗為相似日本已上市的菜譜網站Cookpad。一個月前,美食杰幸運地獲得了加拿大一家風投數百萬美元注資。
分類精確到食療
5年前,對于北京一家從事網絡安全的公司的員工來說,邵珠光是個來去匆匆的80后年輕BOSS。可一旦回到家里,邵珠光和他的女朋友卻是那種為了“晚餐要做什么菜”而糾結半天的美食迷。他倆也會為了尋找某個菜譜耗上一個晚上也樂此不疲。
當時也有一些提供菜譜的美食網站,但分類單一,邵珠光查找后覺得效率低。他開始想:能不能成立一個專門做菜譜的網站,讓美食迷們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菜譜呢?答案是:美食杰當年上線。
順著創辦網站時的這個設問,美食杰現在已經將數千個菜譜收錄其中,并按照與食物有關的關鍵詞把它們一一分類。按菜系、食材、口味、工藝、地域、調理效果,或按照食用人群分類等等。
在網站內容建設中,邵珠光把自己能想到的關鍵詞都用上了。門類細分以后,網友挑選菜譜幾乎都是一步到位。美食杰就像一個擁有搜索引擎的圖書館一樣,用戶在面對成千上萬個菜譜時,輕松做到“大海撈針”。
注重用戶體驗感受的美食杰在上線后迅速聚集了一大幫美食粉絲,也迎來了KFC這樣一群最早的廣告客戶,擺脫了大多網站前期不能盈利的尷尬。
開放會員共享
只是為了找菜譜而來美食杰,這不是邵珠光想要的結果。
“共享”將成為美食杰下一步發展的主題。邵珠光把美食杰看成一本并不完整的美食百科全書,他希望讀者能在這本書上“亂涂亂畫”一番。
如果僅僅依靠邵珠光手下的員工去搜集菜譜,那么要達到日本Cookpad幾十萬份食譜是非常渺茫的。長期來,國內美食網站里的食譜重疊性太高,缺少原創性,再忠誠的用戶看多了也會膩煩。
邵珠光似乎覺察到這個詬病,他現在開始鼓勵用戶自己來做菜譜,通過用戶黏住用戶。很快,美食杰網站上將開通會員功能。會員可以在網站上發布自己DIY的菜譜,也可以在論壇上發表文章,共享他的美食江湖。
“發布10篇原創菜譜可得精美菜譜電子雜志一份。發布文章獲得積分,積分可在美食杰即將推出的廚房小商品欄目中免費兌換商品。”這是美食杰初步為會員準備的誘餌。
盈利:烹飪教學+會員服務
美食杰里有一個美食地圖,里面會植入各地飲食機構的信息,這種在服務中賣廣告的形式也是國外成熟菜譜網站主要的盈利方式之一。可邵珠光并不急于在這方面大力開展業務,他覺得網站的人氣還不夠高,他想做的是繼續用內容吸引更多的用戶。
美食杰現階段看好的盈利模式是烹飪教學和高級會員服務。邵珠光發現網站上線以來,很多網友并不滿足于簡單的菜譜,他們需要更專業的烹飪指導,而美食杰網站背后擁有的專業信息資源是他們想要的。但具體的操作方式尚不清楚,邵笑稱“這是秘密,我們怕復制。”
他山之石
日本菜譜社區平臺Cookpad:會員人數100萬后開始盈利
Cookpad成立于1997年,定位于為喜歡美食的日本家庭用戶提供共享菜譜的社區平臺,于2009年7月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被認為是非常特別的生活社區上市案例。
Cookpad向網友提供了近56萬個菜譜。目前它的月訪問者數量達到896萬人,訪問頁面次數達到4.24億次。Cookpad主要針對20多至30多歲的日本婦女,讓她們能從網站上學會如何做日本料理。
在Cookpad注冊普通會員是不收費的,但如果要獲得更多功能,就需要升級為高級會員(每月費用為3美元),此外,該網站還通過展示廣告獲得收入。
CookPad的前7年都處于虧損,而在第7年,公司的會員人數達到100萬時,Cookpad開始在服務上賣廣告,并從那時起開始賺錢。而在賺錢之后,他們將資金投入到了用戶關系維護管理之中,從而帶來了更多的會員人數。
Cookpad的CEO佐野先生表示希望通過與SNS型網站結合的方式擴張其在日本以外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