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半年,從硅谷到華爾街,人們一次又一次討論泡沫這個主題。
據Dealogic數據,今年第二季度在美國上市的科技公司共融資48億美元,這是自2000年以來科技IPO融資規模最高的一個季度。
按照5月份已經上市的Linkedin的估值水平,蘋果市值將達到數萬億美元。團購網站Groupon去年運營損失4.2億美元,但它接下來可能會取代谷歌,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科技股IPO。再接下來,就是Facebook,這家還未上市的公司估值已經達到千億美元的級別。
人們又想起了1999年的科技IPO狂潮。
但當全球市場在過去兩周陷入劇烈的動蕩時,科技類公司大多跌幅居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擔憂不斷加劇,對許多企業家和投資者來說,他們避免不了這樣一個話題:這會是科技泡沫2.0終結的開始嗎?
IDG資本創始合伙人熊曉鴿告訴本報記者,許多討論泡沫的人都是在圈子之外的,投資人愿意將資金投入到這些公司,“這些美國投資人又不是傻子”。
不過在今年2月份,當時還擔任谷歌CEO的施密特在談到社交網站Facebook,游戲開發商Zynga的高估值時,他說,“很明顯有泡沫跡象。但估值就是這樣。人們相信這些公司未來能夠有巨額的銷量。”
實際上,近期對科技泡沫敲響警鐘的,反倒是向來樂觀的華爾街賣方分析師。特別是分析師下調自家公司承銷的股票,這樣的情況在華爾街并不多見。
Linkedin是今年美國市場最熱門的IPO,在過去兩個星期中,其IPO的三家主承銷商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美國銀行美林,已經有兩家下調了這家公司的股票評級。
上月底,摩根大通將該公司的股票評級從超越大盤下調至中性。在華爾街的暗語中,“中性”就意味著賣出。
摩根大通說,仍然相信Linkedin的業務不錯,但估值已經過高,該股的“風險/回報”水平“在目前的水平更加平衡”。摩根大通認為,Linkedin的公允價格應該是85美元。Linkedin股價最近經過大幅下跌后,最新收盤價為88美元。
上周五,摩根士丹利也加入了摩根大通的行列,將Linkedin的股票評級從“買入”下調至“持有”。在摩根士丹利下調前,Linkedin剛剛發布了強勁的季度盈利。摩根士丹利稱這樣的業績“令人稱贊”,但下調的原因僅僅是基于估值。
摩根士丹利說,這家公司股價是2014年稅前盈利的30倍,其股票“過分膨脹”,沒有上漲的空間。
如果把Linkedin與另一家公司Nexflix對比,前者市值84億美元,是后者128億美元市值的三分之二。但Netflix的收入與利潤明年將達到Linkedin的7倍。
投行Evercore合伙人公司對Linkedin的目標價是70美元,Evercore上周將這家公司下調至弱于大盤,并稱其為“我們覆蓋范圍內最昂貴的一家公司”。
Linkedin接連遭到投行下調,又同時遭遇全球股市動蕩,這家公司在過去一周的交易日中,經常出現兩位數的暴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