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東“彭大師”
早在廣州開代理館前,彭鐘樺和他的團隊就已經多次來廣州做講座,邀請者多是銀行和房地產商。
公司的宣傳冊上,關于“彭大師”身世的描述寥寥數語:客家人,出生自一個貧苦的大家庭。早年,盡管他的父母辛勤工作,每一位成員都日夜苦干,家庭仍然很苦。這讓他感到不平和疑惑。年少時,“機緣巧合,他認識數名僧侶及出家人,接受了五行玄學、山脈河流及擋煞減對沖的法門”,便從此走上風水之路。
1989年,彭鐘樺創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間風水館。在新加坡,這是合法的。事實上,這也是諸多風水大師的基本運作模式,在街邊租一個門面,立上招牌,便可招攬顧客,而主營業務,主要是算命占卦。
但彭并沒有止步于此。他一直在琢磨如何將風水事業做大。
據廣東省易學研究會副會長,同為風水師的楊金龍介紹,一個成功的風水師要想贏得顧客,首先得有一定的名聲,這種名聲,一方面要靠平時客戶的積累;另一方面,也需要一定的宣傳。港臺地區的風水大師們最常用的招數是不斷“出鏡”——或主持電視臺、電臺的風水命理節目,或在報紙上開專欄、出書等。
彭鐘樺采用的也是這一方式。每年開春或者是歲尾,緣中秀還會推出其主講的各種流年運程視頻以及圖書等。彭還創立了一本專門講風水的雜志。
彭熱衷于演講,林莉萍跟了他八年,形容其演講風格“非常親和、幽默,每次只要一上臺,寥寥幾句話就能把臺下聽眾逗樂”。
林莉萍給南方周末記者展示了彭鐘樺演講時針對不同聽眾制作的PPT,每一個都有不同主題,而且制作精美,與國內傳統的風水大師相比,彭顯得非常“專業”。在他舉辦的風水講座上,不但要講世界運程,還要講全球經濟、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
實際上,這也是彭鐘樺的生財方式之一。據林莉萍介紹,早在其做廣州代理之前,彭鐘樺和他的團隊就已經多次來廣州講座,邀請者多是銀行和房地產商,而聽眾則是他們的VIP客戶。在其擔任廣州總代理之后,也時常接到不同企業打來的邀請電話,最近的一次安排在本月底,邀請者則是招商銀行。
彭鐘樺做一次講座的費用大概在4000-6000元,邀請者除了要支付這筆費用外,還需要支付交通和住宿費。
經過幾年的持續耕耘,彭鐘樺積累了一些名氣。不過,他并沒有像大多數風水師一樣單干,而是選擇了以公司化的方式進行運營。但當南方周末記者提出采訪請求時,他以“最近太忙”為由婉拒。
混搭并小心翼翼地擴張
按照律師的說法,雖然法律上并無絕對禁止,但如果公司名字上有“風水命理”會被當成是封建迷信,肯定沒戲。
在新加坡獲得成功后,彭鐘樺開始思考下一盤更大的棋。
2008年,緣中秀成立了博思國際學院,專門提供專業的中文及英文玄學指導,對外招生。同時,也用于培訓和管理內部雇員。
在這個學院下,緣中秀又創立了一個子品牌DXXD(中文名為“塔羅世界”),致力于開發精致飾品、開運飾物和獨家設計的星象塔羅T恤以及各類“能量產品”。
除此之外,彭的觸角還伸到了開運彩妝、五行經絡美容概念館、主題養生館、塔羅牌主題餐廳等。
將風水與一切可以混搭之物進行混搭,是彭進行擴張的主線。而將風水命理進行標準化改造,則是彭鐘樺實現這一商業模式的最重要手段。
據林莉萍介紹,緣中秀有一套非常系統的培訓制度,從員工入職開始便不定期展開,培訓內容包括:琉璃的各項知識,玄學的基本原理以及塔羅牌的技巧等等。
在緣中秀,有一條人才培訓宗旨:一個月初步培訓、三個月逐步適應、半年基本成型。而彭也以此為豪,他自詡是新馬五術界(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風水界)第一位將風水命理采用企業經營方式服務大眾者,同時也是第一位以計劃培養、免費招訓的方式,將命理人才推廣到世界每一角落的企業家。
不過,與在新加坡采用的直接投資方式不同,在海外擴張時,彭鐘樺采用的是特許加盟和代理制。在其公司網站上,有塔羅世界和博思國際學院兩份招商計劃書,里面列出了公司給出的各種支持,如提供統一的服務和培訓,以及產品等。
在向其他華人社會擴張的同時,緣中秀也開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產業鏈條。據新加坡當地媒體報道,彭鐘樺已經在中國臺灣地區建立了自己的琉璃制造工廠,從設計到制作,均可一手掌控。
不過,由于風水與迷信之間難以區分的界限,各國采取的政策并不一樣。在中國內地,風水行業一直未得到相關政策允許,長期處于半隱秘狀態,緣中秀的擴張之路可能并不平坦。
林莉萍說她來到中國最初的兩個月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到福建、上海等地考察寶石市場;二是咨詢律師,國內對風水行業的相關政策。
考察的結果讓她很興奮,像緣中秀這樣將火山琉璃和風水命理相結合作為賣點的并不多。不過,律師的意見卻讓她頗為沮喪。按照律師的說法,雖然法律上并無絕對禁止,但如果公司名字上有“風水命理”會被當成是封建迷信,肯定沒戲。
最后,在律師的建議下,她注冊了一個能夠通過的名字——廣州市緣中秀商品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銷售新加坡公司的琉璃制品和各類飾品等。
2010年至今的兩年多時間,林莉萍雖然在廣州已經開了四間連鎖店,但和新加坡的店面光明正大地掛上“緣中秀風水命理”招牌不同,這些店悄悄地去掉了“風水命理”四個字,門面之上,只打了“緣中秀”三個字的品牌。
林莉萍說,至今其生意也只能“勉強維持”,她向南方周末記者抱怨自己被束縛了手腳,“我們的那些琉璃產品,和風水命理結合起來,才能吸引顧客,但是在中國,我們卻不敢明目張膽地這樣去推,特色就沒辦法顯現出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