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后門、拉關系、請吃飯,有點像選秀。”近日,新疆中企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輝用這樣調侃的語句,形容PE與新疆企業的關系。
參加“選秀”的是目前落戶新疆的近500家PE,擔任“評委”的則是新疆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
所謂PE,即指股權投資,又稱私募股權基金,屬于民營經濟范疇。目前,PE主要投資于中小科技型企業、成長型企業,是民企直接融資的重要渠道。
新疆儀爾高新農業公司董事長李瑞琴就是“評委”之一。儀爾高新是新疆家喻戶曉的葡萄酒品牌——鄉都酒業的控股公司,自公司醞釀上市以來,來找李瑞琴的PE絡繹不絕。“一個月里得接待了七八家。”最終,李瑞琴選擇了王輝領導的新疆中企以及兩家內地投資機構進行股權置換。
“選擇本土投資機構是因為他們更熟悉新疆企業的需求,而股權投資合伙人的進入,也可以幫助我們實現股改,克服家族企業的一些弊端,實現規范管理。”抱著這樣的想法,李瑞琴以部分股權從新疆中企置換了700余萬元的注資。
同樣是新疆的一家民企,在喀什創辦了喀什宏邦節水灌溉設備工程有限公司的李富成,也曾獲得來自于青云創投和華創盛景兩家企業的4000萬元人民幣的聯合投資。
“僧多粥少”,截至9月末,落戶自治區的各類股權投資類企業已達487家,注冊資本277億元,持有上市公司市值685億元,所得稅含量近100億元,已經成為西部地區股權投資類企業重要的聚集地。
注資并非是PE給被投資企業帶來的全部好處。據了解,新疆PE大多來自內地或沿海城市,其在多個產業領域擁有豐富經驗,從企業規范治理、打通上下游產業鏈、產業升級等各個方面都可以提供增值服務。這無疑讓尚處于粗放式管理水平的新疆本土中小企業受益匪淺,尤其是家族企業。
更重要的是,PE熟悉上市規則,與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和財經公關等中介機構聯系密切,可較好地幫助新疆本土企業做好IPO準備工作,提高“闖關”成功率。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1年以來,PE機構向區內各類企業直接投資已達到100億元,既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的資金困難,又直接推動了天山生物、麥趣爾、美克化工、康地種業等一批重點擬上市企業的上市進程。
邵紅明,達晨創投新疆辦事處的首席代表。從2011年7月開始,這位曾在外地工作過的新疆小伙回到家鄉尋找機會。目前,達晨在新疆已經投資了康隆農業、宏邦節水、永成農機等項目。
數據顯示,從2011年年初至今年9月末,新疆股權投資類企業從十多家發展到487家,可謂爆發式增長,也被業內稱為“新疆速度”。“原來是企業找資金,現在是資金找企業。”邵紅明說。
PE來疆,是自治區為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多渠道滿足民營經濟金融需求提供的新型融資平臺之一。隨著以前偏愛東南沿海的資本揮師西進,把新疆變成了投資的熱土、風險家的天堂,投資領域從傳統的太陽能、風能與節水綠色產業,擴展到新疆特有的農產品。
為了吸引PE,自治區對此類機構實行了較低的稅率。以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為例,國內其它省區(市)的比例是25%和20%,新疆為12%和16%。由政府主導成立的新疆股權投資企業服務中心,還為股權投資類企業提供“全程免費一站式服務”。
除了PE資金外,自治區還在大力培育多方位、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不斷擴大對民營經濟的吸納和支持力度,通過挖掘上市資源、開展專項培訓、加快培訓后備上市企業、推進上市進程等方式,引導民營經濟提高利用資本市場的自主意識,增強其用好融資工具促進企業做大做強的能力。
截至今年上半年,新疆民營經濟控股的上市企業有14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36.8%。近期內已順利過會的兩家民營企業麥趣爾、浩源燃氣實現掛牌后,新疆由民營經濟控股的企業A股上市公司將增至16家。
近日,在自治區人民政府的積極爭取下,在證監會“綠色通道”政策支持下,新疆進入國內第14家獲許開展中小企業私募債券試點省份范圍,這標志著新疆非上市中小企業又一條融資渠道正式開通。
為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今年自治區還開展了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工作,烏市3戶企業1.7億元已經成功發行。
“盡管融資工具‘維新’為新疆民企提供了活水,但由于這些新型融資工具多限定于具有一定規模且發展潛力較好的少部分企業,自治區廣大民營企業融資難、擔保難仍未能從根本上解決。”自治區工商聯秘書長陳新生說。
陳新生坦言,目前,自治區民企融資數量與民企快速發展不相適應,融資成本也居高不下,部分金融風險區的定性并沒有因為經濟發展和信用環境改善而改變。商業銀行片面強調風險控制,動輒以業務咨詢費、貸款承諾費等名義額外收取費用。截至2011年底,新疆擁有融資擔保機構116戶,遠低于全國平均每省178戶的擔保能力。
調查顯示,在烏市139家規模以下企業中,86.3%依靠自有資金或親朋拆解保證流動資金供應,只有12.2%的企業獲得銀行貸款。
今年,新疆將進一步加大擔保機構對小型微型企業的服務,力爭2012年擔保總額達到200億元,服務企業4000戶以上。
記者從自治區經信委獲悉,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加大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力度,自治區通過銀企座談會、項目推介會、重大項目推進等形式,切實幫助中小企業緩解融資難。通過擔保業務補助、營業稅減免等手段,增強擔保機構的擔保能力。
今年烏魯木齊北園春批發市場的調料品批發戶李書海向銀行貸款150萬元,這讓他對今后的發展信心滿滿。李書海所說的這筆貸款是浦發銀行推出的“農貿貸”產品,這一產品由于門檻低、利率優惠讓小商戶嘗到了甜頭。
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自治區各行分別成立了小企業業務部,以適應小企業貸款業務“小、頻、急”的特點,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務。
自治區金融辦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末,新疆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6270.21億元。其中,向民營經濟貸款余額1325.73億元,比上年增加380.13億元,同比增長40.20%,占各項貸款的21.14%。其中,政策性銀行貸款余額274.75億元,國有大型銀行貸款486.12億元,股份制銀行貸款余額221.66億元,其他各類銀行業機構向民營經濟貸款余額343.2億元,比上年增加91.55億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