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火鍋品牌呷哺呷哺于今年10月底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由美林遠東和瑞信(香港)作為聯席保薦人,欲在港股主板上市,所募集的資金將用于新建餐廳以及上海與北京兩地的食品加工廠。呷哺呷哺是國內最早成立的休閑小火鍋餐廳之一,臺商賀光啟1999年在北京開設了其第一家餐廳,兩年后將觸角延展到天津。截至2009年12月,呷哺呷哺餐廳數量為100家,之后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增設,到2012年9月餐廳數量增長至300家,2013年底有394家,而截至其招股書付印前的2014年10月26日,這個數字已達到408。
呷哺呷哺招股書稱,公司的火鍋店面采用U形吧臺設計,適合單人、雙人及三、四人親朋好友聚餐。餐廳員工一般在吧臺中間,顧客圍著吧臺落座。這種座位安排便于接待單獨用餐者,也可擴大呷哺呷哺的目標市場,并進一步與傳統火鍋用餐模式區分開。
呷哺呷哺表示,鑒于火鍋菜肴自助性質,店內不需廚師,餐廳僅有很少的食品配置空間及員工。食品配置過程簡化使餐廳多數員工可以專注于向顧客提供高品質服務,如每個服務員都攜帶鏈接中央IT系統用于處理訂單的手持點餐終端;點餐信息可自動傳輸至餐廳廚房及收銀員,減少出錯幾率并確保了服務的速度。
股書表示,餐廳選址一般位于行人較多的繁華商業區、主要購物中心及辦公樓、大型連鎖超市、百貨公司和大型住宅及交通樞紐等。餐廳一般隔5年翻新一次,每間平均成本大概在70萬元。在以往記錄期間,大多數新開餐廳14個月就可實現現金投資回本,約3個月便首次實現當月收支相抵。2013年取得每平方米21800元的行業領先平效(平效是指平均每平米的銷售金額,一般作為評估賣場實力重要標準之一)。2011年-2013年,2014年1月,餐廳層面的經營利潤率分別為19.5%、18.7%、19.4%和21.6%。
呷哺呷哺創始人賀光啟上世紀90年代初來到北京,本是一名珠寶商,卻在欲大展拳腳之時遭遇珠寶市場蕭條,于是轉行做起了火鍋生意,將當時在臺灣正風靡的吧臺小火鍋引進到了北京,成立了呷哺呷哺。
風險與機遇并存
近年呷哺呷哺經歷了一波快速擴張,不斷開新店。公司現有租賃的平均期限約為六年,截至2014年6月30日,將于一年內到期的物業有39家,占9.3%。對于這些即將到期的物業,呷哺呷哺雖然擁有優先續租權,但也面臨租金成本上漲或另尋物業的風險。
食材成本增加也在影響呷哺呷哺的利潤率和經營業績。公司稱,餐廳所用食材成本取決于多種因素,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1月~6月,所用原材料及耗材分別占餐廳收入的45.6%、44.6%、43.2%和38.8%。呷哺呷哺通過大批量采購控制采購成本。2011年~2013年,對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占總采購的31.5%、29.1%、47.4%。
另一方面員工成本也在增加,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1~6月,公司雇員人數分別為6373人、9024人、1.07萬人和1.12萬人。員工成本分別為:1.82億元、3.14億元、3.99億元和2.33億元,員工成本分別占收入的18.3%、20.8%、21.1%和22.8%。
根據Frost&Sullivan報告中的數據,呷哺呷哺在中國快速休閑餐飲市場的份額為15.8%,僅次于味千,是休閑小火鍋市場的絕對龍頭。 而據中國時尚品牌網了解,呷哺呷哺大本營在北京,僅輻射天津、遼寧、河北、上海、江蘇和新進入的山東。對于華南、華中、西南、西北等幾大區域的消費者來說,“呷哺呷哺”這個品牌甚是陌生。
英聯投資4年3倍回報
為尋求香港上市,賀光啟早在2008年就開始鋪路。
呷哺呷哺最開始為“呷哺快餐”。2008年5月14日,賀光啟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文中稱“呷哺呷哺”),兩天后緊接著成立全資附屬公司呷哺香港。同年9月,呷哺香港成立呷哺北京,之后呷哺北京收購呷哺快餐幾乎全部資產及業務運營,成為呷哺呷哺的主要中國營運附屬公司。2010年6月,呷哺香港另外成立呷哺上海,主要經營華東業務。
在呷哺呷哺正式成立的2008年,11月,其接受了英聯投資1.44億元人民幣的財務投資,同時,賀光啟將手中所持股份中的4.26萬股,以2.0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及轉讓予英聯投資。交易總價3.51億元人民幣,當時約合5000萬元美金。交易完成后,英聯投資持有呷哺呷哺53.13%的股份,掌握絕對控股權。
這項投資當時在業界引起嘩然,如此大手筆且PE控股的方式,不僅在英聯投資的項目中前所未有,也是當時國內PE界很少出現的案例。 英聯投資為全球新興市場私募基金,是一家擁有超過55年投資經驗的英國政府投資機構——英聯邦投資集團,2000年進入中國市場,其在中國投資的知名項目包括2009年11月和2010年8月在紐交所上市的七天連鎖酒店和安博教育。
4年后,英聯投資以3倍回報退出呷哺呷哺。2012年12月,英聯投資將所持呷哺呷哺全部股份轉讓給GASF,總價高達1.5億美元。
GASF為美國泛大西洋投資集團于2011年3月在新加坡注冊成立的公司。美國泛大西洋投資集團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私募基金,成立于1980年。 2013年2月,東博資本通過向GASF收購股份及向呷哺呷哺直接認購的方式,對呷哺呷哺進行投資,投資總額為1500萬美元。東博資本為臺灣私人投資機構,專注于大中華地區的成長投資。
截至2014年10月26日,賀光啟家族、GASF和東博資本集團分別持有呷哺呷哺54.4%、41.19%和4.41%的股份。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