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歲末的上市潮,讓不少人再次感嘆TMT(技術、媒體、通信,即Technology,Media,Telecom)在資本市場的耐力和潛力。
在電子商務領域,當當網,作為中國老牌電子商務網站的代表,在11年后上市成功,同時,涌現出如麥考林般的黑馬,讓人意外;在垂直門戶中,搜房網和易車網,在深耕中國房地產和汽車市場多年后,登上紐交所,同時,在酷6被盛大收購曲線上市后,優酷又在歲末獨立上市,使得視頻網站在資本市場的追捧度再次拉升;另外,2010年,海輝軟件和軟通動力的上市,也證明資本市場對于中國IT解決方案和軟件外包市場充滿信心。在視頻網站與電子商務模式之外,迅雷、千橡、天涯社區也紛紛對外透露了2011年上市的意向。
與之對應的是,2010年在TMT領域的強大投資力度。從公開數據統計,在TMT領域中,僅互聯網一個分支,在2010年的投融資案就有125個,即平均不到3天就有1家公司獲得風投。
然而,融資與上市遠不能證明模式已成熟、企業已成功。易凱資本CEO王冉(博客)對《英才》記者直言,并不排除最近兩月去海外上市的公司有數字造假的。于揚則感慨,中國公司赴美上市是迎來了好時機,因為流動性泛濫、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使得以美元計價的人民幣資產相當受歡迎。所以,企業只要有一點把握,就會“不惜代價”的上市,以獲得人民幣資產的溢價。
鑒于此,有必要冷靜的思考和判斷當下哪些TMT模式才是真正具有投資價值和成長空間的。記者在采訪數家VC、PE、投行人士以及天使投資人后,發現,云計算、物聯網等熱門詞匯,僅僅是作為一種實現商業模式的后臺支持而存在,并沒有直接投資價值;對三網融合等大趨勢,多數投資人也持觀望態度,畢竟一切都得由政策打通。投資人真正喜愛的是國際上流行、國內無巨頭壟斷的模式,但并不是都能如愿下注。
移動互聯網
投資熱度:★★★★★
投資機會:LBS、半導體芯片、手機安全芯片、手機應用商店、基于開放平臺的各種應用和平板電腦等
從2000年的移動夢網發端至今,移動互聯網在中國已經醞釀十年。隨著智能手機的逐漸普及和資費的下降,用戶對于移動互聯網的熟悉度快速提升;運營商、互聯網廠商和硬件廠商都在紛紛借鑒APPStore等模式來布局各自的產業鏈。
根據易觀的判斷,2010年底移動互聯網用戶數會突破3億,市場營收達633億左右。
事實上,幾乎沒有投資人看衰移動互聯網,但同時,誰也不否認,對盈利模式的摸索還在初期。
基于位置的服務(LocationBased Service,LBS),是2010年頗為熱門的模式。天使投資人周鴻祎對此保持謹慎的樂觀,稱“LBS也是一窩蜂,美國出來一個東西,照搬肯定不能成功,目前只有高端人群在用,還需要再看一看”。
如周鴻祎一樣,更多投資人看好的還是各式各樣的手機應用。
如今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憑借豐富的應用、良好的用戶體驗和開放平臺,已經越來越多的吸引開發者團隊。
更為關鍵的是,手機應用商店的模式沖破了將營收寄托在運營商上的束縛,可以百花齊放、各有收益。
美國當地時間2010年12月10日,斯凱網絡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第一股,也正是因為其開創了中國的“APP Store”模式,搭建了中國最主流的手機軟件平臺。
另外,蘋果ipad的出現,讓移動互聯網的終端市場更加充滿想象力。
投資人點評
北極光創投董事總經理鄧峰指出:“移動互聯網的‘長尾’,將孵化出不少可以達到盈利的團隊和模式,但是,能否出現一家市值巨大的上市公司?我表示擔憂。因為,在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市場中,無論是音樂、游戲、購物、社區還是LBS,都還沒有找到一個關鍵應用是手機應用中獨有、且能支撐起龐大用戶規模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