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樂觀者還相信新一輪互聯網大潮才剛剛開端。
表面看來確實如此。自去年下半年開始,經濟危機后的流動性泛濫帶動資本市場迅速升溫,2010年10月,麥考林在納斯達克上市,首日股價大漲56.9%。麥考林的上市拉開了長達7個月的中國概念股赴美上市大幕。這7個月來資本市場持續升溫,年底視頻網站優酷、電子商務網站當當和移動互聯網公司斯凱成功上市。2011年3月奇虎360登陸紐交所,5月初人人、網秦、世紀佳緣相繼成功上市將這波熱潮推向了頂峰。
資本市場對中國概念的瘋狂也迅速影響到創業市場,大批創業公司拿到投資。以最為瘋狂的團購為例,美團2010年底拿到紅杉2000萬美元的投資,拉手年底完成了高達5000萬的第二輪融資、幾個月后又融資1.1億美元,大眾點評網也在2011年初融資1億美元。搭上社交概念的愷英網絡也在2011年初獲得了1500萬美元的融資,而以3C產品起家的電子商務巨頭京東更是融資15億美元。新興的移動領域幾乎每天都有創業公司出現,僅憑一紙商業計劃書就能拿到天使投資,一些天使投資人甚至在旅行箱中裝滿現金去見創業者。
然而就在5月初的上市高潮過后,隨著一些美國投資機構刻意做空以及一系列的造假風波,中國概念股迅速從頂峰跌落谷底。除360外,其他所有2011年上市的中國概念股無一例外的全部破發。而原本有上市計劃除了淘米成功登陸紐交所,迅雷、盛大文學紛紛推遲了上市計劃,幾乎一夜之間,赴美上市的大門就緊緊關上了。
誰也沒有預料到資本市場的黃金窗口如此短暫。人們普遍樂觀的預計這波熱潮將持續一到兩年甚至更長,盡管資本市場估值屢屢創出天價,但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僅僅是這波互聯網熱潮的泡沫成本有多大而已。
真正的危機迅速來臨。時間進入8月,歐美經濟劇烈波動,金融危機二次探底的危險瞬間要成為現實,流動性再次擴張的可能性又不大,資本市場恐懼心理迅速抬頭。人們不會忘記,當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風險投資紅杉資本給所有投資對象的“黃金時代業已安息”的墓碑警示。
不過就像很多人否認這是一次互聯網泡沫一樣,最熱門的互聯網行業如電子商務、社交、移動互聯網等都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與10年前的空中樓閣不可同日而語。但如果危機進一步惡化,那些重資本的互聯網行業比如電子商務、視頻等行業將遭受嚴重影響,風險投資們也將再次發出創業公司削減成本的號召。
受資本推動的虛假繁榮或將就此破滅!爱斮Y本市場熱的時候,投資人會想,我把1000萬砸起來,后面就會有5000萬進來。資本市場好的時候,(投資人)不擔心后面有多少錢。但是當資本市場一冷卻以后,如果投資人需要砸1000萬但又不確信有第二輪的,他可能就不會投。投資方都很現實。當看不到下一輪的時候,他們就會很謹慎! 投身移動互聯網創業的觸控科技CEO陳昊芝告訴《環球企業家》。
互聯網的冬天到來了嗎?
硅谷難題
投資者一度認為美國這波互聯網熱潮將持續到Facebook的上市,但是現在看來這樣的預計過于樂觀。
作為全球創新最為活躍的地區,美國是全球互聯網創新和投資的風向標。很難說美國的這波互聯網創業熱潮發軔于何時,但2009年絕對是一個關鍵的年份,團購、社交、移動互聯網等未來兩年的熱門領域都在這一年迎來爆發點。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