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喜歡投資于一些主體客戶面對的是中國中西部市場的企業”,蘇丹瑞介紹說。他認為,這些高新技術行業被大多數PE追逐,估值價格已經上升到了非理性的程度。但若用長期發展眼光來看那些看似冷門的行業,就會發現它們很少受人關注,同時價格相對較低。從企業的經營角度而言,它們一般也更具持續性。
正是抓住了這些被忽略的機會,使云月投資規避了熱點偏好的怪圈,并獲得了良好的收益。云月投資目前已經募集了三期基金。第一期的內部收益率達到了60%以上,相當于給投資者八到十倍的回報。而第二期基金也內部收益率在34%以上。
而在投資數量上,云月也沒有選擇大量投資。相比一些PE動輒投50家、100家,云月到目前為止一共只投過12個公司。其中只有1家因為做建筑材料,受到了房地產調控的沖擊而可能虧損!捌渌亩己賺錢!
兩年時間海選嬰兒行業,百家企業里“淘”到英愛
蘇丹瑞說,比起大量投資,他們更看重每一個投資項目的成功率。而云月的定位是提供高質量服務,而是想辦法把錢圈過來就算了。“云月投資收取的管理費用更高,同時希望做長期投資,而不是賺一二級市場的差價!
云月最近投資的英愛項目就是在這樣的投資風格下由蘇丹瑞一手促成的。早在2008年時,他就研究了很多消費品的領域,希望尋找的是一些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會增加的必需性消費。
蘇丹瑞說:“嬰兒行業是一個很典型、很直接的,只要生活水平提高一點,大家更有錢一點,誰都是要給自己的小孩買一件可值得信賴的、高質量的衣服,而不只是一個很奢侈的品牌但質量不好的產品!
在投資英愛之前的兩年時間里,蘇丹瑞差不多看了國內、國外的100多家公司。這些公司中有些是英愛的競爭對手,有些則是潛在的合作對象。而英愛公司作為中國知名嬰童用品品牌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
收購后,他們將幫英愛公司做一些并購,已經有很明確的目標公司。蘇丹瑞說,他希望通過團隊協作,不僅是通過并購幫助英愛公司進行行業內的整合,也幫助云月成長為一個更大的公司。
這次收購也離不開英愛公司對云月的青睞。廣州英愛公司首席運營官劉建鴻說:“從2010年初起,陸續有很多國際大企業的基金想跟我們談投資或并購,但我們認為找商業伙伴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
劉建鴻認為,最關鍵的不是收購價格,而是找一個在行業、資源上都能提供支持的合作伙伴。云月投資正是這樣一個理想的合作對象。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英愛才愿意交出控股權。
蘇丹瑞:做投資應該“撥云見月”
【對話】
南方日報:云月投資以外國資本為主,專注中國投資,但目前存在的人民幣匯率變化等問題有可能對投資產生一些影響。面對這些問題,您覺得中國是一個值得投資的市場嗎?
蘇丹瑞:我覺得在世界上有很多錢必須要拿去做投資的,任何一個聰明的投資人都一定會投資在中國。但是可能從短期的角度來講,中國要解決人民幣匯率的問題、財務造假和一部分企業內部問題,同時過多資金流入中國高科技產業而得不到回報也值得關注。
所以在短期之內,這三個問題對于國外資金,對于中國的投資獲益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剛剛那三個問題能夠解決,中國市場會是一個相當有吸引力的市場。我們云月作為一個基金管理團隊,一直致力于解決這樣的問題。
南方日報:PE投資資金外逃的現象會不會影響這些在美國和在國內的投資人的投資意愿?您怎樣看待這種現象?
蘇丹瑞:前幾年很多熱錢流入到中國,放到一個公司里面,買一點少數股權,過幾天上市了,立馬就把這個公司賣了。這對于本身經濟體的成長,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其實很多作假的公司,說白了是短期利益驅動的投資人教他們去作假。公司很快上市了,基金很快就退了,最后受傷的是公司本身。
所以我們其實覺得,經過這一次市場調整,像以前那種熱錢流入,做這樣事情的時代可能是過去了。大家應該更多關注到企業本身中來,關注到底企業的價值在哪里。
南方日報:目前投資領域中出現了熱錢涌入而又迅速撤出的現象,云月投資選擇長期投資,而不是像一些PE一樣選擇短期投資,并且積極參與公司內部的決策,在您看來原因是什么呢?
蘇丹瑞:您所提到的正是我們所說的“云月模式”。我們希望能夠幫到我們投資的企業,讓他們獲取不僅僅是錢方面的支持,還有我們在更多方面上力所能及的支持。也希望通過我們對公司的支持,跟公司的合作,使得我們自己的基金管理團隊及出資人都有更好的回報。
從一個更深層次角度來講,我們希望做的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能夠幫助到行業里面,中國最好的民族品牌、中國本地的一些企業走向世界。這不光是指簡單地把產品賣到國外去,而是從生產性的角度,包括產品、設計、管理,能夠跟國際上最頂尖的企業有更深層次的合作與交流。這樣對于中國這個行業本身是有促進作用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