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ries Behind Starting a Successful Business and Obtaining Capital Cye
陳磊
上海萬谷投資合伙人
最近兩年來,天使真的很火,各種天使會層出不窮,海豚天使會、廣東天使會、草根天使會、青年天使會、華東海燕天使組織等,各地天使組織蜂擁而起。很多實體企業家們做天使投資人的想法甚囂塵上,都希望投個好項目,讓資金幾十倍地往上翻。事實上,天使投資并沒有那么容易。
首先,做傳統生意般的投資與資本接軌式的投資很不同。傳統做生意的投資的模式,大家都很清楚,比如開個餐飲店,3個老板投資,一共投資400萬,然后找個人經營,給經營人10%的股份,再加工資收入。如果某個股東有精力全職做管理,那么他會額外得到10個點的管理股權。在這里,幾乎完全涉及不到估值的概念。每個老板投資占的都是原始股權,沒有任何溢價。
同樣是開餐飲店,總投入同樣是400萬,如果找人投資300萬,占出資比例75%,自己出資100萬,占出資比例25%。如果這個創業者按照做傳統生意的模式來分配股權,大概是出資人可以占到65%的股權,創業者占35%的股權(創業者多了10%經營權抵換股權)。
如果創業者要玩資本概念,那將是另外一番情景。比如將餐飲店的模式復制,然后與資本接軌,在2年后估值可以達到1億,那么他認為當前自己找人投資300萬,轉讓30%股權是合理的,因為這表示投資后的估值是1000萬,2年后股權增值可達到1億,增長10倍。可是傳統做生意的人不一定愿意,原因很簡單,假設投資300萬占股30%,第一年和第二年,分紅連50萬都沒有,那意味著需要6年才可能收回投資成本,這顯然時間太久了。
其次,不僅僅在于項目有多好,更重要的是能通達錯綜復雜的人脈。資本是貪婪的,逐利的。項目的概念和經營情況良好,并不代表就能獲得資本的青睞(除非項目真的好到無可挑剔)。天使干的事情就是要把不太成熟的東西轉手賣出去。賣得出去才是王道,賣不出去就是庫存。所以能做天使投資的人,除非你把天使投資當做生意模式來做,否則你就要理解資本這一行的游戲規則,就是如何賣掉項目。
再次,從孵化天使、天使、早期VC、VC、PE到CYE投行,這是一個資本鏈條上的蚱蜢,相互制約,相互依托。資本集中在哪個階段,就意味著哪個階段的發展會迅速,是機遇同時也是挑戰。如果后一個階段沒有足夠的蚱蜢去接盤,那么前端就有一部分蚱蜢會死掉,因此前端蚱蜢的營銷能力很重要。
我相信在資本市場充分發展的情況下,未來可能取得某一種平衡,使每個鏈條上的項目和資本都是對等平衡的,每個階段所獲得的平均收益取決于那個階段對應的風險系數,否則,資本就會從一個階段到另外一個階段,直到達到平衡為止。
最后,不要讓天使“泡沫”沖昏了頭腦。如果把今年天使的大批出現當作泡沫來看的話,我覺得這樣的泡沫越大越好,畢竟中國的天使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天使投資是個高難度的技術活,不僅要熟悉資本的玩法,要有敏銳的嗅覺,還要通達資本上的人脈關系網絡,賣得出去才是王道。
對于創業者而言,我希望不要輕易去創業,和天使投資一樣,都是高風險行業。除非你的創始團隊成員真的很強,有經濟基礎,同時也有非常強大的人脈,否則要慎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