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開始,全球經濟面臨下行風險,美國資本市場萎靡,歐洲深陷債務危機,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大幅縮水。中概股在美國資本市場一度受到打壓做空遭到重創,加之美國二級市場不景氣,中國企業赴美上市幾近停滯,這迅速波及到VC/PE機構的海外退出進程,大多數投資人對于海外市場走勢均持謹慎態度。
2012年是VC非常困難的一年,由于經濟低迷,今年前11個月,VC完成募資金額同比縮小了近70%,PE募資金額同比下降34%。
數據顯示,1-11月,有22家VC完成募資,CYE募資金額同比縮減了近70%;VC投資了992個項目,同比下降29%,投資金額同比下降42%。PE方面,前11個月323家募集成功,募資金額同比下降34%。
股市低迷,也間接造成行業的募資難。原來愿意給錢的LP現在也不愿意拿錢出來,很多中小基金在關閉,行業有很多在減員。
數據顯示,VC在2012年的退出只有240筆,而2011年是540筆;且今年IPO退出只占60%,并購、股權轉讓和管理層的收購的比例接近40%。
電商和團購在2011年的狂熱造成很多VC極大的賬面虧損;這也使得基金的出資人(LP)失去信心的一個重要原因。
那中國未來VC行業發展將有那些趨勢和挑戰呢?
全球VC行業總體都在走下坡路;這主要由于超級天使和眾籌模式的崛起。在美國,超級天使擁有足夠多的資金和人脈關系,可以從企業的初創一直對接到上市。而VC淪為中間那一環;兩頭不靠;既無法拿到項目成功如超級天使那樣的超級利潤,又要承擔大資金投入帶來的項目風險。而專投后期的PE,雖然享受不到超級天使那樣的高回報,但風險系數也大大降低。
VC行業另外一大挑戰是眾籌模式的崛起。
在美國以kickstarter為代表的眾籌模式(crowd funding)的崛起幫助更多的初創公司能直接從個人投資者手上募集到企業發展的基金。很多個人投資者只要1000美金,就能投資他們中意的項目。而為了讓這些項目成功,個人投資者會以各自的人脈關系,技能和資源來幫助項目發展。眾籌模式的崛起是社會化媒體時代洪流下的世界扁平的結果。
傳統VC模式其實是一種信息不對稱的模式;但在社會化媒體下,更多的個人投資者在資訊的擁有程度絲毫不弱于基金管理人。甚至在很多方面,強過基金管理人。眾籌模式其實也就是眾慧模式。這是VC行業遇到的第二個極大的挑戰。
而在中國,VC行業發展才剛剛開始;相比較而言,美國在整體的社會先進性要領先中國10到20年。這造成中國的VC行業不太可能像美國那樣受眾籌和超級天使沖擊的那么厲害。但經過了2011年的“瘋投‘,這個市場上大部分不專業的玩家必然會被洗出市場。20%的基金賺80%的錢,這是永遠的歷史必然。2013年將會加速這一洗牌的過程。
那未來中國VC行業的發展趨勢在哪呢?
第一:母基金
我認為中國VC發展必須要搞專業化、規范化的母基金發展,雖然難度很大。通過過去幾年的洗腦、交流,溫州人把錢交給GP的思想已經慢慢通了,以前他們是直接投。但未來幾年還不成熟,未來幾年中國母基金產業主要還是依靠政府。
第二:沉淀
中國的VC在未來20年還會發展,但像過去這么熱的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未來五年以后剩下來真正的VC是一批專業能力強、有核心競爭力、有品牌的機構。機構未來必須須要踏踏實實把核心競爭力建立好。而核心競爭力無非是兩個東西,一是你的管理能力,二是你的增值服務能力。
第三:方向
從行業來講,VC的大方向有幾點,首先是科技升級帶來的效率升級。如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傳統行業的效率升級,從而產生增值。其次是消費升級。中國人工資漲了;消費的花樣也必然會增加。再次是金融改革下的金融服務業的機遇。中國的金融服務業跟美國比起來差距非常大,我們的GMP現在接近美國40%,但是服務業總量還不到美國的10%,未來10年我們的GMP在2020年跟美國差不多,甚至可能會超過。所以未來金融服務業還有十倍的增長空間。
VC行業在經歷一場生死劫,很多機構未來募集不到基金將會銷聲匿跡;而真正優秀的機構將會百煉成鋼。還是那句話,未來20年VC行業仍然會隨著這個國家的創新戰略的開展而獲得大發展;但是未來五年會經歷一個相當痛苦的洗牌階段。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