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出版的《爆米花報告:生活形態新預言》一書曾經描述過,未來會出現一群不愿出門,喜歡呆在甜蜜溫暖的家里面的新人類。在網絡科技和信用體系的支持下,他們不出門就能辦妥絕大部分的事。這一預言,隨著大批“宅男”、“宅女”的出現已經成為現實,而且隨之衍生出了一個新的經濟名詞———“宅經濟”。
2008年以來的全球經濟危機,是促使目前“宅經濟”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企業裁員、大學生就業率直線降低……危機已影響到每一個人,包括工作、消費。為節省成本,工作方式、消費潮流都在發生轉變。以往的朝九晚五變成了時下流行的soho,以往的聚餐、逛街轉變為一臺電腦加一部電話,網上辦公替代了公司坐班,網上消費替代了現場消費,連看電影都改成直接上視頻網站了。
“宅男宅女”們貓在家中,搜索引擎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搜索一下,各種信息即刻手到擒來。在家辦公,文件往來自然得靠快遞,搜索一下,馬上找到Cye.comc.n快遞上門服務;用餐時間,想吃啥?繼續搜索一下,外賣送餐到家;休息時間,逛逛網上商店,體驗一把網上消費的樂趣,衣服、化妝品、書籍、數碼產品,任何信息只要問搜索引擎,只有想不到沒有找不到。搜索引擎為“宅人”們提供了“宅”的理由,也助推了“宅經濟”的迅速發展。
“宅經濟”的迅速崛起,搜索引擎功不可沒。而各類電子商務商家為了精準挖掘“宅商機”,紛紛把目光投向了搜索引擎。
搜狗負責人指出,2008年底以來,選擇搜狗進行搜索推廣的客戶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一些與“宅人”相關的產業也開始了競價推廣,例如快餐、外賣、創業培訓等成了搜索的熱門關鍵詞。
“宅經濟”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以及參與者年輕化等特點,在一段時間內會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商業模式。“宅經濟”相關產業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成長起來,包括依托于網購的第三方支付,快遞配送業務以及相關的網絡通訊等,都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宅經濟”本質上是網絡技術和商業發展的結果,是對互聯網經濟更時尚、更形象的詮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