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曹非看來,“開個小店只是‘小打小鬧’,電子商務終將深刻影響人們的生活,可以嘗試將網絡與傳統行業相結合,最終建立一個網上大賣場。”因此,他找到了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團隊,成立了買菜網。曹非說:“賣菜是很傳統的行業,甚至是很不起眼的行業,但我覺得,將這一傳統行業移植到網絡,肯定大有可為。”
大學興起“網上兼職熱”
登錄網站、搜尋任務、投標、交稿、收取報酬,這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大二學生陳蕓現在每周要重復多次的兼職流程。按照正常標準,她翻譯一篇一千字左右的文稿,能獲得100元左右。“收入雖然不高,但我覺得這對提升我的外語能力很有好處。做網絡翻譯半年來,我覺得我的翻譯技巧提高了不少。”陳蕓很滿意地說。
網絡創業的大潮不僅影響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在大學校園里掀起了一陣“網上兼職熱”。在學習之余,許多在校大學生嘗試“新三十六行”中的種種新興職業。例如,許多學平面設計的大學生選擇做威客,接受各種設計任務;學心理學的可以成為網絡心理師;學外語的則可以成為網絡翻譯;各個專業的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淘寶小店等。
對于網上兼職的目的,大多數大學生表示,主要是為了積累經驗、提升能力。于辛成本科學的專業是工商管理,但在本科期間,他便嘗試了多種電子商務方面的兼職工作,并逐漸能獨立編寫程序、管理維護網站。今年5月,當同學們都在緊張地找工作時,他已經基本確定了創業的相關事宜。
今年6月,于辛成在投資者和幾名合伙人的支持下,成立了一家電子商務公司。“以前在學校從事的兼職是后來創業的基石,它不僅讓我的能力得到成長,也讓我結識了不少關注電子商務的企業,這為我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會。”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