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聰明的中國女性賣家們通過網絡把生意做到了國外,“開個網店賺美金”不再是夢想。利用國外客戶對“madeinChina”的認可,從淘寶或者阿里巴巴、卓越、京東等網店進貨,再轉手賣給“老外”賺取差價。在國內網絡貿易競爭激烈的背景下,這些小女子們另辟蹊徑,巧妙地賺得盆滿缽盈———
這幾天,哈市的張小姐忙著補貨,因為她的網店生意太好了,新進的一批銀飾已經斷貨。與其他網店不同,張小姐的店鋪介紹全是英文,商品標價都是美元,“我的客戶是外國人,所以我賺的是美元。”張小姐得意地說。
在互聯網時代,跨國網店的出現讓那些面對砍價高手而找不到出路的賣家抓住了一線生機,在利益最大化的同時,看到自己的產品能漂洋過海未嘗不是一種自豪。
與國內競爭激烈的網店相比,跨國網站有更多的自由,國外買家十分青睞價格便宜、質量不錯的“made in China”———
商機逆轉 “中國制造”創優勢
作為全球最大的跨國買賣家貿易公司eBay,在全球大約有2.76億買家,每秒交易額超過2000美元,這也是國內賣家使用最多的貿易平臺。據介紹,自2004年9月易趣與eBay實現全球平臺對接后,eBay全球兩億多用戶為國內賣家帶來巨大商機,在eBay全球化的平臺上,eBay易趣賣家的商品可以直接被國外用戶搜索到;由于實現信用度全球共享,eBay易趣用戶國內信用度,也可以在其他32個國家站點體現。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公共平臺,賣家們的外貿交易有更多的自由,國外買家對價格便宜、質量不錯的“made in China”十分青睞。
這幾天,王娜的閑暇時間都用在惡補蹩腳的英語,因為她要在面向海外市場的網上購物平臺eBay上開一家內衣網店,產品說明、圖片描繪、店鋪介紹樣樣少不了英語。此前,她在淘寶上已經有一家內衣店,但激烈的競爭和價格戰讓她的生意越來越清淡,“如果想要賣出東西,就要和其他賣家競相壓價,而網店只是我的兼職,我并不是生產商或者大批發商,產品沒什么價格優勢。”不過,在國際網購平臺上,“中國制造”的價格優勢似乎就能更容易地轉化成小賣家們的利潤。“在淘寶上,一件質地優良的內衣售價是89元,但是eBay上的零售價能夠達到170美元,除去運費,利潤能在150美元左右,一個月賣出幾件收入就會近萬元。”
很多英語專業的學生和白領看中了這個市場,成了國際“倒爺”,原本以為難尋就業出口的英語專業,倒成了外貿交易的最基本要求。
大家的路數都差不多,從淘寶或者阿里巴巴、卓越、京東等網店進貨,再賣給國外買家,賺取其中的差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