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網,諸如“官方網站”、“官方論壇”的字眼不時躍入眼簾,原以為是某政府主辦的網站,點擊進去方知上當。向熟悉網絡的朋友請教,才明白是一種網絡語言,無論政府、企業或個人辦的網站,都堂而皇之地名曰“官方”。
從古至今,廣大民眾都清楚“官方”指的是政府部門,《辭!泛汀冬F代漢語詞典》對“官方”一詞的解釋均為“政府方面”,可謂有力的證明。“官方消息”、“官方人士”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府的權威性,這本應屬嚴謹性的稱謂到了當下,卻在網絡上成了泛濫之勢——商業贏利機構網站搖身一變成了“官方”,私人醫院網站成了“官方”,甚至普通民眾的個人博客也成了“官方博客”……用百度搜索“官方網站”一詞,相關網頁竟多達1億篇,其泛濫程度讓人觸目驚心!
讓人不解的是,“官方網站”如此泛濫,卻不見輿論發出批評和質疑之聲,大家似乎都心安理得地襲用“官方”一詞。筆者認為,“官方”之所以泛濫,無非是民眾的功利心理作祟,掛上“官方”一詞至少能吸引眾多眼球和沾染一層“權威”色彩!肮俜健狈簽E,不僅讓人真假難辨,也使現有的網絡環境顯得混亂不堪。在全國積極創建綠色互聯網環境的當下,政府主管部門應出臺相關措施予以整治,遏制“官方網站”泛濫,還網絡一個健康、純凈的空間,這也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