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不想看到的信息都可以消失
據劉軍和知名博主“邊民”介紹,受企業委托,幫企業在網上“清理負面信息”,目前已成為不少網絡公關公司的“常規業務”。中國青年報記者在調查時也發現,許多網絡公關服務提供商都將“監測和消隱企業的網絡負面信息”作為其危機公關服務的一部分,承諾會以專業的技術與服務,“將負面信息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圍內”。
一家名為“負負得正”的網絡公關公司,對其核心業務——“刪貼”表述得更加直白。該公司在主頁上聲稱,將為客戶提供一套整體的解決方案,保證“一切不想看到的信息都可以消失在您眼前”。
而從手段上看,“公關”、“人力”和“技術”是其三種最主要的武器。
以“消隱負面信息”為例,“負負得正”公司就在其主頁上介紹了一整套操作流程與手段:首先,以博客群建、BBS群發等方式,短時間內發布大量的正面信息,來稀釋負面信息;然后,直接找到網站要求“除根”;還會采用搜索引擎優化技術,優化企業的正面信息,把涉及負面的文章擠壓到比較靠后的位置,最終達到公關的目的。
“刪除信息”、“屏蔽信息”和“改變搜索結果”,就是多數網絡公關的基礎常規業務,而這些動作除非靠非法入侵網站服務器,否則必須通過網站管理者才能實現。因此,網絡公關在接受委托后就必須首先“公關”網站,達成目的。
天涯論壇總編輯胡彬和凱迪網絡總編輯“牧沐”都向中國青年記者表示,正規的網站一般都會規定,不得理睬網絡公關公司的“刪貼”要求。至于改頭換面、披著合法外衣而來的種種交涉,網站管理者基本也都會辨別真偽,謹慎處理。
盡管如此,“刪帖”的要求依然被源源不斷地送到網絡編輯們手中。“牧沐”透露,今年11月11日,有一家網絡公關公司甚至公然將自己有能力從百度貼吧、天涯社區等地“刪帖”的廣告,發到了凱迪的互動社區上,“還留下了QQ號、手機號等多種聯系方式,可見有多猖獗”。
對于這類網絡公司究竟如何運作“刪帖”,胡彬和“牧沐”兩位總編心里都“門兒清”。他們指出,網絡公關并無“神通”,不過是多數躲在暗處,或是冒充“受害”的當事單位或當事人與網站聯系,指稱網站登載的信息屬“誹謗謠言”,要求刪除;或是直接與在線編輯聯系,以刪一帖多少錢為誘餌,試圖“收買”值班編輯;權勢大一點的公關,可能會直接找有執法權的行政部門,指令網站“刪帖”;最惡劣的手段是“黑客入侵”,靠技術手段竊取發帖當事人或值班編輯的工作密碼,直接修改或刪除信息。
除了被動應戰,企業也可能委托網絡公關主動出擊。比如公關會雇傭窩幫集結的“網絡水軍”制造假信息、偽民意,來對客戶的信息進行“正面炒作”或貶低客戶的競爭對手。
那么,此類網絡公關公司在全國范圍內究竟有多少?劉軍稱“多如牛毛”。當記者問及具體數字時,他表示“不止上千家”。
灰色利益鏈條已經形成
在有形的網頁背后,潛伏著一個隱形的網絡江湖。網絡公關不僅以形形色色的“灰色”手段,頻頻打出“擦邊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業、網站與公關三者間結成了一條龐大的利益鏈。采訪中,多名網站管理者對記者表示,目前部分網絡公關與網站或其工作人員之間結成利益鏈,已成一個不容否認的客觀存在。
有關這一“利益鏈”的運作流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浙江省網絡業內人士表達得較為直白。他告訴記者,“收錢刪帖”是最廣泛的一種。“比如我在地方門戶論壇上想刪一個帖子,只需要找到該論壇的某些人付錢就可以了,具體收費很難估計,要依平臺的流量而定!彼f,“比如像百度這樣的大平臺,可能要花上萬,如果是地方性小論壇,可能就是幾百元。”
大批企業不愿讓公眾看到的信息,可能就是通過這種方式悄然“消失”的。
然而,蔡國兆的報道被刪,顯然不屬于此類。劉軍認為,這暗示了網絡江湖中還存在另一形式的“利益鏈”,此鏈條直接連接著網站與企業,由網站擔當企業“負面信息”的清理器,報酬就是企業在網站上投放收費不菲的廣告。據介紹,有些網站將負面信息發到顯眼位置,然后再暗示一些企業來“自投羅網”,成了一些網站拉廣告的主要手段。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