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PK讓谷歌徹底認清了局勢的險惡。從收購北電專利失利到與摩托羅拉移動落實交易方案,前后只有四周,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秘密完成龐大復雜的并購交易,谷歌公司之急迫可見一斑。
“這件事很像拉里·佩奇的風格,我是很看好這個決定。做得沖動點沒問題,做得太慢可能反而有問題。”前谷歌中國區總裁、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評價說,谷歌沒有選擇與摩托羅拉談授權,而是通過收購直接拿走專利,這宗交易中“展現的是‘志在必得’,是谷歌的攻擊性”。
李開復也因此認為,125億美元的收購價格很合理:盡管比摩托羅拉移動股價溢價63%,但如果按照45億美元收購6000項北電專利計算,摩托羅拉移動手中的1.7萬項專利和7500項正在申請中的專利,對手握290億美元現金的谷歌來說,125億美元并不算貴。
新世界的新玩法
有意思的是,此宗收購,還激起關于“諾基亞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被收購對象”的興奮猜測,從而帶動該公司股價當天跳升17.35%至6.29美元。
“過去硬件商比較強勢,專利都在它們手里,軟件商只是為它們提供服務的。但這兩年強弱關系發生了互轉——弱者變強者,強者變弱者了⋯⋯”李開復這樣感慨新舊世界的更迭。
誰擁有最受歡迎的操作系統和最強大的應用平臺,誰就是新世界的主宰。谷歌、蘋果、微軟,儼然已經成為新世界的三大盟主候選人。摩托羅拉、諾基亞這樣的昔日霸主,即使瞬間再度走紅,也不過是驚鴻一瞥,無非是因手中多年積累下來的專利,而成為“新世界”幾大玩家爭奪的籌碼。
在可見的三大陣營中,微軟構建的生態系統是相對起步最晚、號召力最為薄弱的,至今尚未形成一個完整清晰的盈收模式。但業內專家提醒,微軟完全有與蘋果和谷歌分庭抗禮的資本,因為其手中多年來積累下數目龐大的專利組合——在專利數目上,蘋果和谷歌的總和不及微軟的一個“零頭”。
微軟顯然明白這一撒手锏的產業意義。目前,三星和HTC均迫于微軟的專利要挾,相繼投入研發力量設計采用WP7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盡管谷歌將微軟日益兇狠的專利打壓抨擊為“反競爭”行為,但這或許正是在“新世界”競爭的新玩法——不僅僅是比拼誰有最好的產品,而是誰有最多的專利。
李開復分析指出,最終可能會形成三個專利池,分別由微軟、蘋果、谷歌主導,“這三個專利池最終將達到一定的均衡(equilibrium),大家最終交叉許可,恢復到市場競爭,但是第四家就很難介入了”。
在食物鏈的下一層,將是各大硬件廠商的競技場。諾基亞下注微軟;摩托羅拉跟定了谷歌;而HTC和三星,因為此前也已將研發成本大量向安卓傾斜,即便是遭遇微軟的“軟硬兼施”,但從機會成本和獲利空間的角度分析,也很難發生太大的立場轉向。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