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繁榮不是簡單的業務問題,而是圍繞微博的復雜生態環境的問題。微博平臺提供方必須頂著各方壓力,前瞻性地把規則建立完善起來。 在很多人的眼里,微博就是中國的Facebook,上面機會無限。但是在討論微博創業的機會之前,我們必須先討論另外一個問題:花點兒時間看清創業的禁區!
禁區一:微博的基礎設施建設
微博屬于是微博平臺提供方來建設的,相當于微博平臺提供方在建設一個嶄新的城市,基礎市政應該由微博平臺提供方來完成,如果由第三方完成,或者若干個第三方完成,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最好的辦法是一家統一規劃、統一施工,也更能體現微博平臺提供方對微博設計的整體架構。 具體來說,新浪已經做了云存儲服務“微盤”,也做了LBS服務“微領地”,第三方就沒有必要再去開發這樣的基礎功能,而是直接調用新浪提供的功能來支撐自己的應用即可。 對微博創業來講,可能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什么是基礎設施,這就需要創業者有一定的常識和敏感度。常識判斷的依據就是:大家都需要、沒有差異化、沒有復雜內容、沒有太多技術壁壘和技術難度的功能。
禁區二:不能損害平臺方利益
微博創業第二大禁區,就是損害了微博平臺提供方利益的。其具體表現是:從微博平臺提供方套取資源,把用戶群帶走,但是不給微博平臺提供方貢獻東西,這樣會對微博平臺提供方造成損害。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微博平臺提供方不存在,創業也無從談起了。因此,微博創業首先要衡量是不是會損害微博平臺提供方的利益。 微博平臺提供方的合作規則越清晰,合作者就越容易知道怎么掌握創業方向,避免損害微博平臺提供方的利益。這種基于微博的創業者的合作,對每個微博平臺提供方都是首次,他們勢必有一個學習、吸收、消化和清晰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當中,創業者要盡量運用好自己的常識來判斷是否違背微博平臺提供方的利益。
禁區三:不損害產業鏈利益
在此之外,不要損害整個產業鏈的利益。微博是一個生態環境,有些業務對微博平臺提供方來講未必有損害,但是它可能損害了整個產業鏈的生態環境。 最典型的就是很多人開發機器人添加僵尸粉、機器人自動發帖的程序。這個程序使發帖量增加,用戶數增加,看似對微博平臺提供方無害,但是它會惡化整個產業環境,使微博水分增加、用戶受到的騷擾增多。 微博的繁榮不是簡單的業務問題,而是圍繞微博的復雜生態環境的問題。當然,有些規則因為具有超前性,就相當于當初中國移動制定夢網合作規則一樣,是一個不斷試探和完善的過程。 微博創業在中國是一個開放式的難題,我們的環境跟Facebook、Twitter的環境有非常大的不同,中國式開放應該走什么樣的路徑,也需要產業鏈各方一起來建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