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陳元在執掌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國家開發銀行15年后,將迎來告別時刻;不過,這并非這位金融家職業生涯的終點,他的下一個舞臺,或是德班峰會上剛成立的金磚國家開發銀行。
4月11日,多位國開行內部人士向本報記者確認了陳元即將離任的消息,并透露,現年57歲的交通銀行董事長胡懷邦有望接替陳元出任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
不過,這一消息尚未獲得國開行和交行的官方確認。
另據財新網報道,此番人事變動是中央有關部門在本周二的會議上做出的決定,陳元本人已經接受了這一安排。有關人事任命近期即將宣布。
此番,陳負責籌辦金磚國家開發銀行,開發性金融實踐舞臺也從中國走向世界。可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陳元,已故中共領導人陳云長子,1998年執掌國開行,被譽為中國開發性金融業的開拓者和先行者。期間,陳一手將國開行打造成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及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胡懷邦擁有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中投公司、國有大行豐富的履歷表現,未來將擔負起這家“中國世界銀行”進一步商業化改革重任。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12月末,國開行資產總額突破7.37萬億,為中國第五大銀行;不良貸款率僅為0.3%;連續31個季度控制在1%以內。2482億美元的外匯貸款余額,使國開行早已超越中國銀行成為中國最大對外投融資銀行。
此前,陳元剛被選舉為全國政協副主席,而去年“十八大”會議上,胡懷邦當選為新一屆候補中央委員。
陳元的新使命
“2013年國開行擬將一半以上的新增貸款投向城鎮化及配套建設。”年度工作會議上,陳元向外界透露,2013年國開行將以支持城鎮化為重點。
這便是開行開發性金融的邏輯。而“創造可持續的模式”,也成為1998年陳元入主開行后,開行進入開發性金融業務的主要思路。
從有力介入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融資,到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模式的創造者,再到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護航者,15年后,時間證明了這一戰略的正確性。今天的國開行不僅是中國中長期投融資主力銀行,也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債券銀行。
2009年金融危機后,國內蓬勃興起鐵、公、基等政府融資平臺以及過去幾年創下的高達9.2萬億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余額的“壯舉”,某種程度上,是對過去十年開行城市開發性金融模式的一種全面復制。
香港證監會原主席沈聯濤曾給陳元高度評價,并將其視為當今中國金融界重要的思想領袖和實踐領袖。他的判斷依據是,過去15年,在陳元領導下,國開行從一個相對較小的政策性銀行發展成為業務遍及世界、享譽全球的金融機構領軍者之一。
2011年,國開行總資產接近一萬億美元,相當于世界銀行總資產(3138億美元)的3倍左右,在新興市場發放的貸款總額為1390.9億美元,而同期世界銀行對發展中國家的貸款只有430億美元。
“開發性金融在中國乃至全球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是大有可為的。”陳元在他的書中如是寫道。
過去三年,國開行在國際上的頻頻“大手筆”讓人領教了它的能量——2009年5月,開行與巴西簽署了100億美元的貸款合作協議;而更早些時候,開行與俄羅斯就中俄石油250億美元融資合作達成協議,開行與委內瑞拉關于中委聯合融資基金規模擴大至120億美元的文件也正式簽署。
“陳元本人對成立國際區域性開發銀行醉心已久。”4月11日,一位接近國開行的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此前,國開行就對上海合作銀行傾注了很大精力。
2013年3月27日,第五次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上,各國決定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簡化金磚國家間的相互結算與貸款業務,從而減少對美元和歐元的依賴,有效保障成員國間的資金流通和貿易往來。輿論普遍將金磚國家開發銀行,視為未來可以匹敵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具有全球影響的金融機構。
陳元本人在中國長期的開發性金融實踐和國際化視野無疑對正在籌建中的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有所幫助。
胡懷邦的挑戰
交行與開行可謂“緣分不淺”。國開行的接棒者是現年57歲的胡懷邦,巧合的是胡懷邦前任交行董事長蔣超良曾在2008年-2011年期間任職國家開發銀行。
胡懷邦擁有非常豐富的履歷,1982年吉林大學經濟學畢業后,胡曾先后在陜西財經學院、中國金融學院任教長達18年,2000年開始進入中國人民銀行體系,先后任央行成都分行副行長和西安分行行長。
2003年,銀監會成立后,胡擔任過銀監會紀委書記、黨委委員,于2007年-2008年任中投公司監事長,并在2008年9月正式執掌交通銀行。
擺在胡懷邦面前的,恰是如何率領這艘7萬億金融航母繼續未盡的商業化改革之路。
數年前,開行一家南方分行的人士向記者笑言,面對商業銀行的競爭,開行內部也早有反思,即過去那種靠和政府關系做業務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開行必須做出金融創新。
“開行已經成為真正的全能銀行模式,這在現有分業監管的金融格局下,各家銀行都會‘眼紅’。”一家股份行戰略規劃部總經理分析,這是陳元留給開行的最大財富。
曾有人問過陳元,放眼國際金融機構,開行的參照系統應該是誰?陳元給出的答案是世界銀行。然而,世界銀行并不是行業銀行,旗下更沒有超級私募股權基金和投資銀行架構。
開行最初提出開發金融概念,通過建立“政府入口-開發性金融孵化-市場出口”的融資機制,通過中長期融資推動,逐步把基礎設施、城建等傳統財政融資領域變成了市場成熟、商業金融爭相進入的領域。
然而,一旦成為成熟的商業性業務,開行獨特的身份、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背景就日益遭到商業銀行的質疑。這成為推動國家開發銀行2008年商業化轉型的一個重要動因。
2008年底,銀監會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開行改制為商業銀行后,將與其他商業銀行一樣,在機構、業務和高管人員等方面依法納入商業銀行有效監管體系。
然而,這一方案至今未能全部完成,其改制帶來的后續資金問題、債信評級問題仍未有一個明確的解決方案,而糾結的改革背后恰是監管部門、股東、銀行之間的層層博弈。
這是胡懷邦要解決的新命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