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內,北京市現有的“養老助殘券”擬全部變為“養老助殘卡”在全市范圍內推廣,“券變卡”后,其功能也將得到拓展,服務商和服務內容都會多起來。
解決養老助殘券弊端
據了解,目前,“券變卡”已經在海淀區開始試點,今年上半年將完成推廣,并爭取年內在全市推廣。
北京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養老助殘券使用以來,存在制作成本高、服務商和使用網點過少等問題。對此,北京市民政局擬通過整合現有各種政府資源,引進民間優質社會資源,聚合社會力量,通過項目運營的方式,建設北京市“96156小幫手”居家養老服務平臺。
據悉,政府將先期投資建設相關基礎條件,帶動社會力量后續進入,解決老年人和殘疾人的居家養老問題。
提供低價商品及服務
值得期待的是,居家養老服務平臺中包含的“小幫手一卡通”,不僅具備金融借記卡基本功能,還將養老助殘“券變卡”—將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公交和公園計數等功能融入其中,以此為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服務。
北京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券變卡”最核心的內容是服務,今后服務商和服務內容都要多起來。養老助殘券(卡)也不應該僅僅支持直接買商品,而應該更多支持商品上門的服務。而養老券的性質、原則也會有相應的調整。這筆錢一定不會變成現金,但要發揮相應撬動作用。
這位負責人表示,“券變卡”在推廣同時也要考慮人文因素,比如老年人習慣的改變,此外,適度普惠和重點照顧也應相輔相成。
該負責人表示,對于服務商而言,想進入養老助殘市場,就得保證低于市場的價格,并在使用養老券(卡)一段時間后固定價格,讓老人獲得更多低于市場價格的優質產品和服務。
明年納入老年優待證
據介紹,居家養老服務平臺項目的規劃期為三年,2013年已在海淀區開展試點工作,2014年計劃完成全市養老助殘“券變卡”、8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及無工作重度殘疾人全覆蓋。此外,到2015年,老年優待證(卡)也將納入小幫手一卡通,覆蓋全市260萬老年人及無工作重度殘疾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