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食品價格創下一年多來的最高水平,年增長率達到18%。經濟學家認為,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跡象,表明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的影響正在沖擊整體經濟。
印度的食品價格通脹受到多重因素的推動,而這些因素也推動了小麥、大麥等全球性大宗商品價格創下歷史新高。它還突出表明,人們對于發展中國家將發生一場更大危機的擔心正日益加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本周警告,全球價格已經超過2007-08年危機期間的水平。
印度工商部周四表示,在截至12月25日的一周,該國食品價格漲幅折合成年率達到18.32%。
這一漲幅創下了一年多來印度食品價格兩位數漲幅的最高水平。在印度,仍有數百萬人將超過一半的家庭收入用于食品支出。
對于在孟買克拉巴市場購買日常主食的17歲學生查亞•辛格(Chhaya Singh)來說,如今即使是最廉價、最基本的土豆咖喱飯也已經變得過于昂貴。
“我們必須找到替代的蔬菜,”他說。
對于38歲的孟買家庭主婦納西•喬杜里(Nahi Chaudhary)來說,更高的價格意味著,她只能減少對茄子、秋葵及其它如今昂貴的蔬菜的購買數量。“價格的上漲幅度非常驚人,”她說。“事實上我們再也不外出吃飯了,因為餐館都已經提價。”
雖然印度目前的通脹仍然低于2009年逾20%的水平,但經濟學家擔心,食品消費結構的長期轉變意味著,價格很可能會成為印度政治家和印度央行持續擔心的對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