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動龐大的“資源回收隊”收取原料本\文\來\源\于\創(chuàng)\業(yè)\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地球循環(huán)公司的另一件明星產品,是用果汁包裝袋制成的鉛筆袋。最初,該公司共同創(chuàng)辦人羅賓·塔特聽說,加拿大某處存放了2000萬個回收的卡普里陽光果汁袋,被壓成一堆堆又黏又臭的垃圾塊等待處理。他趕到那兒,說服加拿大官員把這堆可怕的垃圾交給他。“他們認為我腦子壞掉了!”羅賓說。本\文\來\源\于\創(chuàng)\業(yè)\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隨后,他找到了卡普里陽光所屬的卡夫公司,向幾位負責人說明來意。對方欣然認同了這個資源再生的好主意。
如今,地球循環(huán)公司的倉庫,每周都會接收200萬個來自“資源回收隊”的包裝袋。回收隊成員來自學校與非營利組織,并由幾家袋裝食品公司贊助。回收人員每交出一件回收物品,可以得到兩美分的報酬。
新澤西州羅賓斯維爾市沙隆小學的老師艾倫·瑪麗薩,動員學生組織了一支回收隊。僅僅一年時間,孩子們就收集了2萬個果汁包裝袋。“表面上看來,他們花了好大力氣才賺到400美元,”瑪麗薩說,“不過,這些活動能讓他們更加了解垃圾回收的重要性。我們還給每個孩子買了一個用果汁袋做成的鉛筆袋。”
“自然界沒有垃圾”本o文o來o源o于o創(chuàng)o業(yè)o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贊助企業(yè)也從中獲益。只要由他們的產品包裝改制的商品成功售出,他們就可以得到銷售額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七,但同時也得捐出部分收入給慈善團體,企業(yè)形象因此大大提升。卡夫公司的杰夫·沙赫利說:“由于我們公司的努力,大約500噸垃圾(相當于1億多個包裝袋)擺脫了進入垃圾場的命運,我們捐款超過25萬美元。”本\文\來\源\于\創(chuàng)\業(yè)\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來到地球循環(huán)公司的辦公室,一切物品都經歷著自己的“第二春”(或許是“第三春”、“第四春”了)。這些家具打哪兒來?薩奇說:“垃圾車。”他老愛強調,自然界沒有垃圾。本\文\來\源\于\創(chuàng)\業(yè)\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地球循環(huán)公司進行垃圾回收再制作,必須與許多大公司合作,但這些大公司往往被傳統(tǒng)環(huán)保分子視為“生態(tài)大敵”,薩奇承認他一直受到批判。本o文o來o源o于o創(chuàng)o業(yè)o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但百分之八十的美國人都在大賣場購物,”薩奇說,“因為比較劃算,這點是不會改變的,問題出在那些有機、綠色產品總是比較貴。而我們公司的所有產品都由免費的垃圾制成,人們有權利不必花大錢,也能保護地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業(yè)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chuàng)業(yè)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