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7月1日至今年5月30日,天河區勞動保障局實現2.56萬名“農轉居”人員全部享受養老保險,比規定時間提前一個月完成。而截至目前,經過天河區勞動保障局培訓就業中心的培訓,共有91人實現成功創業,創業率達到41%。
昨天,32歲的李海洲坐在天河區勞動保障局的培訓就業中心里,遞給記者一張他公司的宣傳單。2005年李海洲與原單位合同到期,沒有續簽,失業一年多的他,2006年參加天河區勞動保障局一個多月的創業培訓后,開辦了市內首家專業的足部用品定配中心,自己當上了老板。同時,他還獲得了區勞動保障局一次性創業補貼3000元,這一切都得益于該局組織實施的“自主創業工程”。
在天河區就業訓練中心內,記者看到許多失業人員正在老師的指導下填寫表格。據工作人員介紹,每年天河區有1萬多人在此辦理培訓登記。去年天河區勞動保障局利用市財政局撥款1443萬元,作為12000名失業人員和“農轉居”失業人員就業上崗前的培訓費用。
創業
天河籍大學畢業生失業者
可申領一次性補貼2000元
“屬于天河區戶籍的失業人員和高校畢業生,參加天河區就業訓練中心組織的創業培訓后,自主創業并領取營業執照、參加社會保險者,當年可以申請2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若屬特困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失業人員等,還可能獲得3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天河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彭德華說。
李海洲就是該措施的受益者。李今年32歲,之前在廣州一家醫院工作,后來合同到期沒有續簽,2005年失業了一年。李海洲說,失業后他陸陸續續地找了幾份工作,但是都不太合適,心中萌發了創業的想法,但是心中沒有系統的概念,也不太清楚相關的政策和法規。直到去年11月參加了天河區勞動保障局的自主創業培訓班,經過一個月的培訓和學習,他成功創辦了自己的足部康復用品公司,目前已經實現盈利,并于前兩個月收到天河區勞動保障局給予的3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
李海洲說,目前國內在足部用品這塊還是空白,在培訓中心指導老師的幫助下,他抓住了這個切入點,自己開發研制了全套產品。“廣州二沙島所有職業運動員的足部用品都是我們提供的!崩詈V掾湴恋卣f。
就業
企業安置本區失業人員就業
可按每人每月50元領補貼
“廣州市的66條和天河區的48條惠民舉措中,分別有12條和8條是關于勞動保障工作的,并把就業這項民心工程作為首要工作來抓,這充分顯示了‘富民優先、民生為重’的理念。”彭德華表示。
為此,天河區勞動保障局研究制定了“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再就業專項資金補貼”、“解決‘就業困難群體’”等八大實施方案和辦法,其中在資金補貼方面,除了對區內失業人員及“農轉居”失業人員進行培訓后,可以獲得上崗就業補貼外,為了鼓勵區內就業安置單位,該局還對組織區內“4050”失業人員、特困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失業人員從事社區崗位就業的區內單位,按每人每月50元標準給予補貼。
據彭德華介紹,今年以來,天河區勞動保障局先后對區內援助對象進行家訪1325人,使有就業愿望和能力的“零就業”家庭實現了一人就業的目標,總共在社區發放就業政策宣傳資料11萬份,發放《再就業優惠證》149本。
服務“零距離”
送人上崗+送崗上門
天河區勞動保障局還對就業困難群體開展零距離、面對面服務,實行“送人上崗”和“送崗上門”!霸谒腿松蠉彿矫妫覀兟撓盗恕甇K便利店有限公司’、‘7-11連鎖店’,定時在辦事大廳和就業訓練中心設點招聘,最近就現場招收了135名大齡失業人員上崗。在送崗上門方面,我們主動與企業聯系,挖掘合適崗位送到失業人員家中。”彭德華介紹。
數字·成效
天河區勞動保障局從2003年開始,迄今已投入100多萬元搭建覆蓋天河區的就業網絡系統。目前,天河區88個居委會全部建立勞動保障工作站,21個行政街道的全部就業工作都可以在網上運行,全區每個街道都有電子顯示屏,發布廣州市就業信息。該局一站式服務大廳,連續四年被授予市“文明示范窗口”稱號。
從去年7月1日至今年5月30日,該局實現25630名“農轉居”人員全部享受養老保險政策,比規定時間提前一個月完成任務。2006年用兩個月時間,完成了天河區2萬人的工傷保險任務,完成率為171.28%,處于全市領先地位。
數字·目標
據介紹,天河區勞動保障局下一步將繼續做好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特別是就業困難群體的再就業工作,力爭每年新增就業崗位2萬個,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達70%以上,其中,“4050”人員就業率達55%以上,“零就業家庭”一人以上就業率達100%,“農轉居”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達70%以上,力爭2007年實現40%的社區成為“充分就業社區”。
同時繼續搭建勞動保障局工作平臺,在網上為天河區所有失業人員服務,目前網絡暫時鋪設到居委會,今年年底要在全區完成網絡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