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降低金融中介行業準入門檻 昨日,武漢市工商局出臺十七條新規,降低金融中介行業準入門檻,加強金融行業市場監管,同時鼓勵股權市場交易。此舉將增強股權質押貸款的可操作性,拓寬全民創業融資渠道。
想通過股權質押取得貸款,但是從前沒有和銀行合作的記錄,跨不過銀行的門檻怎么辦?自今年2月20日實施《武漢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出質登記暫行規定(試行)》以來,很多企業紛紛嘗試這一融資途徑。但在實際操作中,銀行為規避風險,對企業要求比較高,一大批企業被擋在門檻之外。
市工商局局長吳清昨日介紹,其實融資不一定找銀行,很多社會金融中介機構,如擔保公司、投資公司、典當行、產權交易所都能提供。據了解,到4月30日,全武漢已經有13家企業通過股權質押成功融資17筆,融資額達4億元,其中1.4億元是通過非銀行機構獲得,分別是湖北民生典當有限公司、武漢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有限公司、武漢科技擔保有限公司3家中介機構。
昨日工商部門出臺《關于促進武漢金融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共十七條舉措,有望推動武漢金融中介結構的迅速發展,短時間內提高融資量。
目前,除市民比較熟悉的銀行、擔保、典當等機構外,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期貨經紀公司等金融機構也能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只要找到合適的中介,老百姓戶頭的存款也能變成企業的流動資金,與此同時老百姓也取得企業的股權成為企業‘股東’。”吳清介紹,大量金融中介的出現,會拓寬融資渠道,也給監管帶來壓力,十七條舉措中也提高了工商部門監管要求,保證融資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