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
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促進勞動者實現技術技能創業,同時為創業企業儲備和提供所需人才。充分利用公共培訓機構、職業院校、社會培訓力量和企業培訓中心的作用,構筑多種類、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形成百萬人次以上的年培訓能力。依托“國家職業展示中心”和“國家職業資格培訓鑒定實驗基地”,圍繞本市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需要,更新完善職業技術標準;圍繞新興職業發展,積極承接國家統考和實驗性鑒定項目,大力開發新職業標準,并在全國積極組織推廣和試驗。在職業院校和企業,認定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立100個技師研修站,打破年齡、身份、比例等限制,通過名師帶徒、生產現場考核、技術攻關、技能競賽等形式,形成技能人才培養考核評價的新模式,造就一批應用型高技能人才。
各區縣將全建創意創業園
各區縣政府將根據經濟發展特點和群眾需求,將便民商(農)貿市場建設納入區域整體規劃,市、區縣兩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通過購置、置換、租賃土地等形式,每年新建1家以上、面積不低于1萬平方米的便民攤群商(農)貿市場,優先吸納本市下崗失業、失地農民和高校畢業生等創業人員入場經營,比例要在80%以上。對就業困難人員進場創業的,減免租金。各區縣要根據社會創業需求,選擇有一定土地面積和建筑規模的學校、工業小區和廠區、商業區改建為創意創業園。各經濟功能區要根據社會創業需求建設創意創業園。2009年上半年,市內六區和塘沽區要各選一所占地面積不低于20畝和建筑面積不低于5000平方米的學校,年底擴建為2萬至3萬平方米的創意創業園。2010年,其他區縣和經濟功能區也要全部建立創意創業園。對社會力量新建的創業園或商貿市場,吸納新辦創業企業數量在50家以上的,以及現有的創業園或商貿市場年新吸納新辦創業企業數量在30家以上的,可認定為創業基地,給予一定補貼。
招募1000名創業服務專家
建立覆蓋全市各級培訓服務機構的專家和志愿者服務隊伍。各級創業培訓服務機構要聘請各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和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專家,建立專家服務隊伍,各服務機構應不少于10人;市勞動保障部門聯合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等部門,面向社會招募創業服務專家志愿者,建立志愿者隊伍,全市達1000人以上。市勞動保障部門要搞好專家、志愿者隊伍和創業者的對接,根據創業者需求,安排專家和志愿者進行對口服務。建立志愿者儲蓄服務制度。每年根據服務記錄及創業者滿意度等工作業績,評選優秀專家和志愿者,并予以表彰。在全市241個街(鄉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增設創業培訓服務窗口,在勞動保障協管員中選聘創業服務協調員,從事創業宣傳、創業服務、政策咨詢等工作。各級公共創業培訓服務機構為創業者提供項目推介、創業培訓、小額貸款、稅費減免等“一條龍”創業服務。市勞動保障、工會、共青團、婦聯和各區縣的創業培訓服務機構,依托工商、稅務等職能部門,設立“創業服務代辦中心”,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