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支付學習費用,并不能永久解決他們的家庭貧困問題。但是如果能幫一個人就業,就會給一個困難家庭帶來希望。”因此,社區有一個大膽的設想:能否用這筆錢幫助孩子們的父母創業,而不是直接助學?
“我們和中大公司商量了一下,對方同意了。但要幫助居民創業所需的資金肯定比助學
多,而且,既然是整個社區的事,也得聽聽民意。”于是,社區工作人員在小區進行了摸底,孫德青是被調查對象之一。
“最終都是為了孩子。”社區的想法讓孫德青很感興趣,于是,就有了孫德青在燒餅攤上發倡議的事。
進展
15天募得16萬多元
從提出設想到現在,兩個多月來,愛心創業基金得到很多部門的支持。“民建揚州市委,區、社區的駐地單位,居民個人等紛紛慷慨解囊。”虹橋社區黨總支書記吳惠軍介紹,截至10日,該基金已募得善款16萬多元,其中社區居民捐款1600多元;前來申請創業崗的困難家庭已超過35個,這也超過了社區初步提供的20個固定崗位的限額。
此外,虹橋社區居委會專門成立了基金管理小組,由捐贈單位、社區、居民代表組成。“所有基金使用,都必須經過管理小組同意、公示,接受大家的監督。誰有資格享受創業資金帶來的優惠和自助?也由大家說了算。”
社區還提議建立基金反哺機制,“崗位收益良好的前提下,得反哺基金,不然錢越來越少,這批人的問題解決了,以后的問題就沒法解決。”虹橋社區設想,要保證基金每年按30%的增長速度擴大,在解決困難家庭“小崗位”創業的基礎上,3年內創3個—5個創業園,扶持200人-250人就業。
而“七彩虹”這個名字,也取自于社區義工隊。“創業基金也要走社區互助自治這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