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央及各地政府提供相應優惠政策、環境,創造合適的發展平臺,幫助解決海歸及子女的落戶和安置等問題,吸引了大量海外學子回國創業。與此同時,人保部今年發布了《關于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的通知》,表示2010-2012年將在全國范圍內引領45萬名大學生實現創業,使所有有創業愿望并具備一定條件的大學生都能得到創業培訓,使所有準備創業的大學生都能得到創業指導服務。從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創業創新,到加大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創業”依舊會是明年的熱點之一。
海歸創業
海歸回國創業更便利、機遇更多?
提問人:秋詩,現在悉尼工作,籌劃回國創業
8個產業格外重視海外人才
袁方(北京海外學人中心主任):今年,我國在《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公布了“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北京市也發布了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的“海聚工程”,針對海歸創新創業,從榮譽、工作、科研、薪酬、生活、流動等方面給予特殊的照顧。
北京正處于城市的轉型期和產業的調整期,鼓勵優先發展環境保護、生物醫藥、新能源、文化創意、高新技術服務等8個產業,格外重視引進符合城市定位和職能轉變需要的高層次海外人才,這也是海外高層次人才回京創新創業難得的發展機遇。
還需營造更好的“海歸”環境
王輝耀(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全國有150多個創業園區,從國家到部委再到地方,都有各種各樣吸引“海歸”的優惠政策。“海歸”未見得就一定要徹底回歸,以后兩邊跑的“海鷗”會越來越多。需要注意的是,盡管新一輪“海歸潮”正在涌動,但目前回歸中國的高端人才依然較少,“海歸”也主要集中于外企和大學以及科研院所,去國企、民營企業和政府部門的還不太多。國家人才規劃綱要將起引領性作用,中國要實現人才培養的飛躍,還需要各地方、各部門打破陳規,跳出窠臼,營造有利于本土人才成長和海外人才回歸的環境。
大學生創業
從大學開始創業,政府和學校提供哪些支持?
提問人:周建,北京科技大學大一學生
李俊(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教育研究部總監):目前各地對大學生創業已經非常重視,并且有相應的經費投入和制度安排,明年政府將會持續加大對于大學生創業的扶持力度,預計各部委會在創業教育、創投基金、孵化器建設等方面有相關的政策出臺。
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將會呈現以下幾個趨勢:一、論質不論量,大多數的高校都會開設創業教育,今后每個本科生都會受到創業教育的洗禮;二、社會資源匯集,更多的社會資源參與到大學創業教育,比如企業家、投資商、社會機構等;三、制度化,創業教育將逐步納入學校的教學計劃,形成制度化;四、動真格,創業教育將和創業項目孵化對接,優秀的項目將直接進入孵化機構孵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