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運城市人民政府公布關于建設創業型城市的實施意見,力爭通過一年和三年時間,將運城建成省級創業型城市和國家級創業型城市,激發全民創業活力,實現創業促就業倍增效應,為推動全市轉型跨越發展作出新貢獻。
根據實施意見,運城市要建立5大體系來保障建設創業型城市目標的實現,即:組織領導體系、政策支持體系、創業培訓體系、創業服務體系和工作考核體系。在此基礎上還將建立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專家指導、項目推介、創業孵化、融資服務、開業指導、后續服務“八位一體”的工作機制。
運城市人社局負責人說,運城現有人口513.5萬,就業壓力相當大。此次市政府決定打造創業型城市,既切合了運城農業大市、人口大市的實際,也深入貫徹了黨的十七大關于“實施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指導方針,服務了建設山西向東向西開放的大通道和橋頭堡戰略目標。 (記者 王耀)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解讀“創業細則”
記者:此次建設創業型城市,哪些人是受扶持的對象?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凡屬我市常住居民,年滿18周歲,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具有創業能力而本人又愿意自主創業的,均可享受創業政策扶持。我們今后將大力建設創業文化,形成人人“知創業、想創業、能創業”的全民創業良好局面。記者:創業城市需要全民投入,需要放開更多的區域,那政策方面有沒調整?有沒有設立準入門檻?稅費減免方面有什么具體規定?
負責人:對于創業者,基本沒有準入門檻。市政府的實施意見明確表示,凡法律未禁止、未限制的行業和領域全面開放。另外,對在運城創業的個體工商戶、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等,不受出資額限制。新創業企業注冊資金允許分期到位,并且允許創業人員將家庭住所、租借房改為經營場所;對符合條件的創業主體從事個體經營的,按國家規定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費和個人所得稅。對城鄉新創業人員,自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交登記類、證照類、管理類等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
為打造創業型城市,將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強融資服務,將創業擔保貸款申請人范圍擴大到農村居民和全市所有符合條件的城鄉創業者,并建立市、縣兩級小額貸款擔保體系。加強信用社區建設,積極拓寬融資渠道,鼓勵和支持面向創業型小企業需求特點的多種金融服務。
二是建立健全面向城鄉勞動者的創業培訓體系,將有培訓需求、創業意愿和創業能力的大中專畢業生、失業人員等勞動力納入創業培訓范圍。并面向校園、社區、農村開展創業意識普訓工程,激發全民創業熱情,爭取在3年內建立30家以上實訓基地。
三是構建創業服務體系,市、縣(區)要求設立創業就業指導服務中心,鄉鎮(街道)要設立創業就業服務站,村(社區)要設立創業服務專管員,形成四級創業服務網絡,并根據創業者的需求,組織開展創業培訓、項目推介、方案設計、開業指導、政策咨詢和協辦、跟蹤扶持“一站式”創業服務。
四是加強創業服務信息網絡和項目資源庫建設,并打造創業孵化基地,建立政府扶持、市場運作、社會廣泛參與的創業孵化基地運行機制。記者:對于好的創業項目,有沒有財政資金方面的補貼?
負責人:根據實施意見,市里會在就業專項資金中安排一定數額的創業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全民創業活動。市級專項資金每年不低于1000萬元,縣(市、區)每年不低于200萬元。
創業項目補貼方面,補貼標準按每征集一個項目且經過評審納入市級庫的先給予2000元的補貼;對推介成功被創業者使用并取得效益的創業項目,再給予3000元的補貼。市級創業項目庫項目總量不少于300個。另外,專項資金還將用于創業孵化基地管理服務補貼、創業實體場地租賃費補貼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