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2日
意氣風發的王曉峰被媒體團團圍住。
昨天,第九屆“挑戰杯”科技成果轉讓簽約儀式———“挑戰學子”推介會在上海復旦大學光華樓舉行。茶歇的時候企業紛紛出擊找學生聊聊,眼明手快地還立即簽下了有潛力的項目,最終17件作品與企業當場達成轉讓協議。今天,本屆“挑戰杯”將落下帷幕。
清華大學的王曉峰成為“挑戰杯”上最大的幸運兒,他的研究項目“FlyFire電子系統設計平臺”被四川龍泰金屬有限責任公司看中,這家四川私營企業以400萬元的價格與王曉峰達成合作意向,協議金額達400萬元,為本次成果轉讓會之最。四川龍泰將幫助王曉峰的項目實現產業化,王曉峰也當之無愧地成為本屆“挑戰杯”的“標王”。
17項科研作品簽約
整個科技成果轉讓簽約儀式中,58件來自各重點院校的優秀科技作品面向85家社會企業進行了公開展示,最后共有17件作品與企業當場達成了轉讓意向,簽訂了意向書,達成初步合作協定。轉讓金額在50萬、60萬不等。
坐在臺下端詳學生項目的企業包括研究院所、科技公司、投資公司等,以民營企業為主。絕大部分是上海本地企業,也有四川、福建的企業慕名而來。
作為本屆“挑戰杯”的贊助商,飛利浦電子中國集團這次也簽了3個項目,基于VoIP技術的下一代V4網絡通信系統、數碼筆和建筑用相變節能復合窗。飛利浦集團高級品牌經理胡艷玉表示,前兩個項目和飛利浦產品的市場方向吻合,后面一個雖然不是飛利浦的主營但是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也是企業將來發展的方向。她對學生的創造力表示驚訝,并表示簽約的項目都是經過技術部門認真評估后的慎重決定。
“標王”身價400萬元
“公司在兩個月前就和我聯系了。”本屆“標王”、清華大學的王曉峰表示,作為研究者,看到自己的成果可以被社會化感到很高興。四川龍泰金屬有限責任公司表示,將提供400萬元人民幣,幫助王曉峰的項目“FlyFire電子系統設計平臺”實現產業化。
王曉峰說,這是他在讀本科時的一件創新成果,主要用于各類實驗機構,他說:“能參加‘挑戰杯’,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找到‘買家’,今天如愿以償。”
“FlyFire電子系統設計平臺”這項發明中設計了各種場景,讓小車互相協作或競爭地完成任務,可以感知到障礙并避開。王曉峰表示,他的研究項目今后可用于物流自動化等方面,應用前景比較廣闊。四川龍泰金屬有限責任公司昨天也表示,對清華的學生研究團隊很欣賞,希望以后優先能獲得他們的發明。
大學生渴望企業關注
對復旦大學化學系研究生二年級的趙強來說,昨天他的挑戰杯任務只完成一半,他的參賽項目為世界上最小的電池:納米電池被復旦科技園高新技術創業服務有限公司看中,并簽訂了項目合作的意向書。
意向書里,明確寫著“具體轉讓方式再協商”,他認為簽約相當于獲得了市場的初步肯定,說明市場對這個項目感興趣。
他的作品是一個直徑80納米的電池,長度500納米,相當于人類頭發絲直徑的千分之一。這個研究可以用在微電子芯片和微電子便攜設施上,比如第二代身份證,交通卡等職能識別卡。
盡管應用前景不錯,趙強也清楚認識到目前的研究離投入市場尚有距離,比如封裝問題還沒有解決,“現在的研究距離市場化大概才走了三分之一!边@也是趙強看重和企業對接的原因,“因為這樣我可以以產助研,隨時調整研究的方向”。
同濟大學研究生郁曉開發了一種全降解的包裝材料,為解決“白色污染”提供了一個新思路。最后與她合作簽約的也是一家高校的科技企業———復旦科技園創業服務公司,但所提供的支持十分有限。郁曉說:“搞科研的最終目標是產業化。我們希望更多的企業來關心大學生的科研成果,關心我們的創新!
|